2013年1月8日 星期二

龐畢度藝術中心——法國當代藝術家個展 Adel Abdessemed 與 Bertrand Lavier


龐畢度前數層樓高的雕塑作品

這幾個月來, 龐畢度藝術中心前的廣場都豎立著一個巨大的雕像(上圖), 這是法國藝術家Adel Abdessemed的作品。這個雕塑是2006年世界杯足球賽冠最後亞軍一役中, 法國足球明星席丹頭頂義大利球員馬特拉其的畫面。這件雕塑品引起了巴黎市不少的爭議, 很多人希望將它撤離。因為當初席丹的那一頂, 頂掉了自己在法國人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並被法國人認為是運動場上可恥的事件。和席丹一樣, 同為阿爾及利亞移民後裔的藝術家Abdessemed的這件作品,除了表現事件之外, 也傳達了人性, 因為席丹並非完美。憤怒中的席丹在這一刻, 就像所有的人一樣, 有自己的情緒。

當代藝術家Adel Abdessemed在龐畢度的特展今天結束。去年秋天起就不停在歐亞往返的我, 又趕在最後一天去看今日閉幕的兩個當代藝術展。在新展達利需要等候一個小時的人潮隊伍中, 這兩個即將結束的特展顯得特別冷清, 不過也因此不需要和大家擠。

Abdessemed的作品以社會、宗教、政治、人性等主題居多, 表現方式有時反諷, 有時懾人, 視覺上卻又極為令人震撼難忘。Abdessemed以阿爾及利亞裔對回教的了解, 並在回教和自身的文化議題上做挑釁式的創作, 可以說是勇氣可嘉的藝術家(別忘了那些曾經因為開先知玩笑, 而被下割喉令的歐美編輯畫家等)。一段簡單的影片, 內容是一顆完整的柳丁, 突然被一隻腳踩爛。四五秒的內容不斷地重複, 這個柳丁讓人想到北非街頭、阿拉伯世界最常見的路邊景象。或是全裸吹著笛子的男人, 舔著女人乳頭的豬...等, 這些視覺上驚人, 背後卻充滿文化反思的錄像製作。

除此之外, 還有幾件同樣令人反思當代政治、社會、宗教...等的裝置作品:

雕塑Le Cheval de Turin, 都靈之馬, 是藝術家2012年的新作。匈牙利導演Béla Tarr在2011年的收山之作Le Cheval de Turin(和雕塑同名為都靈之馬, 台灣在2012年金馬電影節時曾經播放), 電影內容是這隻被尼采看見的馬, 在與尼采分開後七天的故事。這部電影上映時, 曾經引起歐洲藝文界不小的漣漪, 我個人非常喜歡。
這是用許多動物標本做的大型作品Who's afraid of the big bad wolf? 這句話來自歐美小朋友都喜歡看的一部早期迪士尼卡通三隻小豬的經典台詞, 反諷這幅地獄全景
Adel Abdessemed這次展覽的名稱是“我是無辜的”,展廳最大空間的作品是三輛翻倒像是被燒過的車子, 作品名稱Practice Zéro Tolérance, 直譯就是“實行零容忍”
這艘小船一次要載三十個阿爾及利亞人, 從阿爾及利亞北部, 偷渡到西班牙南部打黑工。這樣的船隻時常發生事故翻船造成死亡, 但是每天躍躍欲試要搭船前往西班牙打工的北非人還是數以萬千。藝術家運來了一艘真的船, 去掉了偷渡客, 裡面是垃圾袋, 作品名稱為Hope, 希望

另一個也是今天閉幕的展覽, 是法國藝術家Bertrand Lavier的回顧展。從七〇年代起, Bertrand Lavier就在思考藝術作品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如作品的放置的位置與藝術性的關連。他從日常生活中拿了許多的東西來,或是重疊放置, 或是在物件上畫上同樣的顏色。

Bertrand Lavier是既杜象之後, 另一位使用日常生活物件做創作的重要藝術家。而和杜象不同的是, 杜象是直接物件的表達, 而到Bertrand Lavier, 他常做“商品”與“物品”的二元對立, 是法國當代藝術史上非常重要的藝術家。

藝術家從日常生活中取用創作材料, 並在上面畫上一樣顏色的漆。這次的回顧展中, 有藝術家早年第一次在現物上繪畫的照片, 是他在一顆樹的葉子上畫上顏色的照片。
物件的二元論系列, 像是將藝術家Calder的藝術作品, 放置Calder品牌的保險櫃上
這件作品是bouche(嘴巴)在德國Bosch品牌的冰箱上
畫在牆上的兩個顏色是橘色與Tollens牌的V33號漆
這件作品非常有趣,將同一段文字翻譯成不同語言, 再依照這段文字製作一個物件, 結果如下圖
同樣是寫“黏一塊金色的紙在右側”, 左邊不知道什麼文和中間的中文就是黏黃色的紙。而淡綠色似乎也因語言而有很大的不同
這些奇奇怪怪的雕塑, 是藝術家看了下面的米老鼠漫畫後, 照著漫畫做的, 反諷美國的Pop藝術
漫畫的內容是米奇為了討好米妮, 和米妮逛美術館。米奇一開始對著這些藝術作品問米妮說:妳喜歡這些抽象藝術?然後漫畫中所謂的“抽象藝術”, 就是幾筆簡單的帶過。因此藝術家就按照漫畫中的那幾筆, 做出了漫畫中美術館的藝術作品

2013年1月5日 星期六

教育與趣味兼具的阿姆斯特丹NEMO科學城

由Renzo Piano設計的阿姆斯特丹科學城NEMO, 在荷蘭火車站旁邊的港邊。現在看來像一艘船的形狀, 但其實並不是建築師最初的原意。Photo © 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

前幾天和大家聊到教育問題, 讓我想把2012年最後一天的活動和大家分享。

在鹿特丹與阿姆斯特丹三四天的美術館參觀之後, 為人父母, 我們實在對一個四歲大的小孩在美術館好幾天這件事情感到抱歉。所以特別在31日這天, 安排帶小孩騎腳踏車, 順道去阿姆斯特丹的科學城NEMO看看。

NEMO的建築師和巴黎的龐畢度藝術中心一樣, 是Renzo Piano。我們聽聞NEMO與巴黎的科學城一樣, 有許多給小朋友們的互動裝置, 因此特別帶小孩來玩(說穿了, 好像還是自己工作考察成份居多><)

NEMO的入場卷票價是這樣的, 四歲以下免費, 26歲以下歐洲青年半價, 其餘皆是全票17.5歐。17.5歐的票價乍聽之下很貴, 可是想想巴黎科學城的票價雖說是11歐, 但是有限制1個半小時, 看3D電影要另外購票。而DEMO入內之後, 所有活動都不用再額外付錢, 看來兩邊價位似乎是差不多。

但是在整體的展覽安排的互動遊戲上, 就有非常大的不同。我們曾經做過巴黎科學城的互動裝置, 互動方式簡單, 但是內容非常的嚴肅。嗯, 應該說教育性十足, 策展團隊加上教育部門的工作對象各個都不苟言笑地要求在一個互動裝置裡, 要給小朋友們學到什麼什麼什麼。如果沒有去過阿姆斯特丹的NEMO, 我們真的會覺得巴黎科學城已經非常不錯了。

但是NEMO略勝一籌的地方, 在於用很簡單的方式, 和小朋友們說科學。所以整棟科學城四層樓的展示空間, 按照年齡區分, 直到青少年區, 有幾百件的互動裝置。這些互動裝置, 重點都不在於裝置的科技, 而是在其趣味性與科學性。所以全場小朋友的笑鬧聲不斷, 就連我女兒都在離開時, 都說她明年還要再來玩。

有圖有證據, 為此我特別選了三十張照片和大家分享。這些照片本來是為了自己工作而拍的互動展示研究記錄, 但是在參觀完整棟科學城之後, 我由衷地覺得歐洲各國教育孩子的方式大不同。法國重科學, 但理論偏多。荷蘭因為與海爭地, 科學應用比理論更重要, 這些都是因應各國國情而衍生的教育與展覽計畫。希望有一天,我們也可以找到適合台灣孩子的教育方式。

一系列泡泡製作的開始, 這個看起來複雜的五角形金屬棒是吹泡泡的工具之一。
想要做大一點的泡泡?
可以直接把人封在泡泡裡的超大金屬環
不一定要封閉的形狀, 一根金屬桿也可以拉出“一片”泡泡
小朋友蓋房子, 各色磚頭工具, 但是不管怎樣, 進入工地一定要穿制服帶安全帽!
很簡單的燈光投影, 三原色自己開關, 就會發現最後大家加在一起變白色!
用快照的方式在牆上留下影子, 每十秒拍一張
將不停轉動的輪胎拿在手中, 就可以直接感受到什麼是左轉右轉
秤過同樣重量的兩個筒子, 卻會因為比重不同, 在坡道上滑落的速度不同
這個魔鏡告訴你, 因為基因的關係, 你有多麼的與眾不同。魔鏡顯示出各種問題, 比如說你的眼睛顏色、髮色、舌頭能不能捲起來、指紋構造...等, 等你用桌上的按鍵回答完之後, 魔鏡會利用統計學的方式, 告訴你所佔的測試基因比例。像我女兒在這個金髮碧眼小孩較多的國家測出來的結果是0%的相似度。
基因的互動式族譜樹狀圖
這個簡單的裝置會讓面對面的兩人, 看到彼此的臉融合在一起
中庭的表演活動用一連串的骨牌效應, 告訴小朋友能源的由來。整棟NEMO的展示都是荷蘭文與英文兼具, 表演人員也是說兩種語言, 不用擔心聽不懂
表演時, 找不到位子就在二三樓的樓梯空間觀看。表演人員提問時, 也不會忘記顧及這邊的孩子
各種造橋的結構, 最簡單的是後方地板上, 自己搭建的小木橋
小朋友也可以學習建築結構, 放上斜支撐後, 只要按下按鈕, 就可以知道自己設計的建築結構能禁得起多少風量。
利用影片, 讓小朋友有走在城市上空或高處的感覺
各種主題、各式各樣的互動裝置, 可以待上一整個下午
這個大機器是一個迷你版的工廠製造鏈。我們很驚訝在荷蘭並不排斥讓孩子們模擬工廠工作情況, 現實看來, 這個裝置大受好評, 因為我們排了快半個小時的隊, 都沒有一個小朋友或家長願意離開

這邊是工廠最初的製作端, 小朋友們必需因應電腦(客戶)的要求, 將特定顏色與重量的塑膠球依序放上生產線。這個要求極為嚴苛, 因為球的重量差距在10克左右, 小朋友們要用各種不同的工具測量, 還有時間限制。
跳過工廠廠長管理的終端機, 這是最後品管出廠的流程。看著小朋友們用機器掃瞄, 真是有小童工的樣子
阿姆斯特丹與鹿特丹的原文中都有一個dam, 就是水壩的意思, 與荷蘭人填海造地有很大的關係。在這個裝置中, 小朋友們要學著將下圖的轉軸與沙包, 放在流動河水中, 找出可以製造最大電力功效的位置與方法。
小小的轉盤與藍色黃色的沙包, 模擬水力發電的最佳位置
青少年區的巨大機器人
少見的互動桌, 會玩的年紀都比較大, 其實操作起來不如其他的有趣
電視上過關斬將的遊戲
小小實驗室, 參加的家長和小朋友都要穿上白袍。因應不同的年齡, 可以做不同的實驗。我女兒的年齡做的是炸彈!是的, 就是在試管內放醋, 加上蘇打粉, 蓋子蓋緊之後反置的簡單化學遊戲
這應該是全世界最安靜的跳舞機了, 因為大家都帶著耳機。我心想, 要是萬年大樓裡也是這樣應該會更好玩, 因為音樂聽得更清楚
燈光的互動展間
這個小小室內的模型, 可以藉由控制系統, 控制家中的燈具顏色
這是溫室燈光的互動裝置

2013年1月2日 星期三

2013年, 陌生人的來信


結束新年假期回到工作崗位的第一天, 收到了一個來自台灣的訊息。訊息簡單扼要, 希望我能幫忙, 把“反對藝術大學併入一般大學”這件事情宣傳出去。

近年來, 我對台灣許多媒體的置入性行銷感到困惑, 因為常常在看完一篇文章後, 才發現文章主要是以行銷為目的而企圖用推薦文或報導的方式模糊焦點。有感於此, 巴黎不打烊介紹的店家, 或是產品等, 都不是以行銷為目的向大家介紹, 而是因為我個人的喜好。

2013年, 我幫自己訂了許多的目標, 像是“要定期去健身房”、“多久看一本書”...等, 其中還有一個就是“要勇敢的說出真相”。

“勇敢的說出真相”似乎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 但其實又不這麼容易。因為身在國外的台灣人, 常常一說到旅居國的優點, 就會被當成崇洋媚外份子。但是仔細想想, 文化的比較與研究, 是我們反思自己社會, 並且推動國內改革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國在上個世紀初的留學生們, 徐志摩、林徽音...等, 在學成歸國後都分別在文學、建築等不同領域做改革與研究, 反觀現在出國留學只是為了累積人生經驗或回台灣好找工作, 我今年將會更著重於文化比較的部份, 將法國與台灣的不同告訴大家。

所以在這邊, 我也請大家支持“反對藝術大學併入一般大學”。而在決定支持這件事情之前, 我先和大家解說一下法國的藝術教育與藝術環境。

法國的學制和美國不太一樣, 高等教育學府分為兩種, 一種叫做大學université, 另一種叫做學院école。大學是做學問的地方, 因此專精於理論的研究與紙上的作業, 像論文等, 畢業後拿到的文憑是Master或博士。而學院則是以專業技能為主, 在台灣人看來會像職業學校, 似乎也有點像, 因為畢業後拿到的是專業的diplôme。

然而一個高等院校畢業的學生, 拿著Master或博士的學位, 與拿著專業diplôme學位, 要在職場上找工作, 當然是後者比較吃香。因為頒發diplôme的專業學校, 通常校內有因應專業的工作坊, 比如說藝術學院就會有攝影棚、暗房、雕塑間...等設備供應學生技術上的需求。而大學在這個方面, 就是上課的教室, 其他則是以圖書館研究工作居多。因此在法國, 專業的學院是一般高中畢業生的首選, 大家擠迫頭想考進, 在無法考上又不想浪費青春時, 就會去念個報名就能上的大學。當然, 也有例外, 就是立志要當學者的學生, 大學可能就是他們的首選。

另外一件有趣的事情是法國的藝術學院與建築學院並不在法國教育部的管轄範圍, 而是在法國文化部之下, 因為一般的教育體系並不能完善地因應藝術、建築所需。還記得以前大一要修的通識、國文這些必修課, 還有折磨了我四年四修的體育課, 在法國的藝術學院都不用上, 相對的藝術史、哲學才是王道。因此幾所國立的重點學院的學生畢業要拿文憑時, 都是由巴黎的文化部總部派出評審教授。就算是在外省, 如Nice、Nancy等, 也因為是國立學校, 和巴黎的文化部有著密切的關係, 資源也相對豐富。更不會因為是在外省的城市, 而與世界脫軌。

大家看看右邊巴黎不打烊作者欄, 就會看到我當初念得也是école, 因為藝術、建築等, 在法國都是一個專業, 所以學院是首選。因此我在學業完成, 拿到學校頒發給我的diplôme後, 就是一個專業的藝術家, 這就是我的職業。

在法國, 一位藝術家在開始賣出去自己的第一件作品後, 就可以加入藝術家協會。作品可以是畫作、雕塑、視覺設計、工業產品設計、影片...等, 因為設計也是藝術學院體系下的專業。加入藝術家協會的好處是:可以定期獲得資訊、可以有藝術家較低的稅賦(差不多30%)、擁有藝術家協會證。藝術家證, 就像台灣的軍警證一樣, 是一種職業的證明, 因此在參觀許多美術館或博物館可以免費、半價或不用排隊(我常常看到凡爾賽和羅浮宮前面長長的隊伍, 覺得自己沒有白白納稅)。

還記得我在台灣念書時, 藝術和設計還是冷門科系, 是家長們眼中沒頭路沒出息的系所。雖然近年來因為政府“文創產業”的推動, 許多家長對這些創意相關科系印象有所改變, 但還是以最後的商業利益為考量, 就是畢業後找到工作、賺錢。

前幾天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你真的知道要找設計師做什麼嗎?”(http://www.mydesy.com/do-you-really-know-what-designer-can-do), 說到台灣設計師是最不賺錢的師, 說到台灣客戶把設計師當美工或技術外包等種種台灣目前設計環境的現象。這些現象, 似乎也是我在最近這兩年回台灣工作時感受到的, 平面設計師是美工, 室內設計師要兼水電工。這樣的情況, 似乎從很久以前就是如此了, 就算在力倡“文創”的今日, 還是沒有什麼改變。

因此教育是第一件我們要注意的事情, 就像今日陌生人的來信中說的“這或許不是件多重要的事, 但時間長了, 這社會將不堪入目”。是啊!他說的沒錯, 很多事情最後終歸於教育, 短時間內我們看不到什麼, 但經過時間的審視, 對我們的影響甚巨。這總是讓我想到壹週刊和蘋果日報, 是在我離台前一兩年在台灣創刊。幾年過後, 台灣媒體壹化與蘋果化後, 大家批評大家看, 卻已經沒辦法挽回什麼。所以請大家花點時間思考“藝術大學併入一般大學”這個問題吧!

相關網站如下:
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2123120164500&fb_sourc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