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中午與朋友餐敘。其中一位朋友因為去年秋天產下第二胎, 因此向工作單位請調到比較輕鬆的工作項目。她的新工作是審查申請藝術與設計類學校的“外國學生”資料, 然後推薦給法國的藝術、設計、時尚學院。
也曾經是外國“學生”的我, 對這個議題非常感興趣。當年我以台灣的大學文憑, 用插班生的方式, 考入法國藝術學院的四年級。第二年開始, 學校就只讓外國學生從第三年開始念。第三年, 外國學生以大學文憑申請入學, 就只能從藝術學院第二年開始了。
對於學校這樣的政策, 我當時身在其中, 並不感到意外。法國的藝術學院因為對中國文化的好奇, 錄取了許多來自中國的學生。但是當他們大量進入法國的學校後, 許多問題紛紛湧現, 比如說語言問題, 生活問題(很多學生必需打工維持生活, 因此常蹺課或作業沒教...等)還有和法國師生的互動問題。記得當年與我一起考進設計系四年級的中國女同學, 她就常常沒來上課、跟不上進度最後休學。而她的例子比較特殊, 因為她單純是因為懶惰, 而常常不願意在大雪紛飛的時候出門去上學, 或常常窩在家中看台灣的偶像劇。
沒想到幾年過後, 我朋友今天和我說, 現在許多學校是拒收來自中國與阿爾及利亞的學生。原因並不是種族歧視, 而是有太多來自這兩個國家的申請文件, 而每個文件幾乎都是一樣的, 申請學校的動機信是一字不差抄來的, 法國政府與學校也因此質疑這兩個國家學生來法念書的動機與目的(法國有非常多來自這兩國的黑工)。
相較於中國與阿爾及利亞學生的樣本文件, 我朋友也說, 亞洲來自南韓的學生文件, 就強多了!申請藝術、設計、時尚類學校的文件, 最重要的就是創意, 南韓學生的申請文件各個精彩, 讓人大開眼界。的確, 關於申請學校的作品集, 如果要像中國學生做的樣板:素描、水彩...到3D結尾, 對重視創意與思考還有個人特色的法國藝術學院來說, 是不感興趣的。
多年來, 我收到許多嚮往來法國念藝術、設計或設計的學生來信, 上述的情況在台灣學生的動機信與作品集中比較不會看到。但是台灣學生有台灣學生的問題, 就是相較於其他國家學生, 富裕的台灣學生比較封閉在自我的想像中而不努力學習自己的專業。這個想像, 是對法國和巴黎想像, 覺得法國就是浪漫, 巴黎就是該喝杯咖啡看電影, 打折時候血拼不落後, 然後三不五時在Facebook上po一張巴黎的美景照。因此近年來, 考上法國頂尖藝術學院的台灣學生, 真的是不超過五隻手指頭的數量。
對於所有嚮往法國藝術環境, 而計畫來法留學的學生們, 我想不管在世界上那一個國家, 只有認真努力才是王道。而法語又是一個我們陌生的語言, 要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 語言是基本的工具, 因此認真學習法語, 也是不可避免的生存守則。其他像是作品集、動機信等技術面的問題, 都不太會是台灣學生申請學校被退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