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2015年法國時尚、設計、動畫、視覺設計學校資訊


年節前的大掃除,又到了把舊書報雜誌丟掉的時候。隨手看到了這個月初,我特別留下來的Télérama,因為裡面有一些法國的藝術設計類學校資料,許多台灣的年輕學子應該很有興趣。這邊特別整理整理,除了雜誌裡的訊息,順便加上業界對這些學校的看法,讓想來法國唸書的朋友參考。

在條例式的整理資料之前,要先告訴大家法國政府一向對教育推廣不遺餘力,在世界各地都有法國教育中心,同時也不停地將國內優秀的教師送到國外教學,或是招生。法國招生的對象國家,可以說是非常博愛,不管是貧是富,是安逸或戰亂,法國政府都會派員去做教育或招生的工作,也會不定期將各個國家為法國教育推廣的外國人邀請至巴黎,參與學校博覽會。

說到不管貧富戰亂,法國人都會到國外教書招生,這感覺很像以前到中國傳教的傳統。這邊跟大家舉一個我們家切身的例子:前二個月,我的另一半受到法國外交部之邀,請他到喀布爾的大學當十天的客座教授。當他第一次和我說到這件事情時,我還沒反應過來「喀布爾」的地理位置,等到想起喀布爾是阿富汗首都時,我馬上堅決反對。我反對的原因是阿富汗至今還是動盪不安,雖然是法國外交部與教育部安排的行程,一下飛機就有二名荷槍的法國軍人保護,全程都是在大學城授課,但是寡不敵眾,一旦遇到攻擊還是危險。

要不要去喀布爾這件事情,在我們家與周遭友人間引起了一些討論。台灣人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避免戰亂有危險的地方。而法國人的想法則是非常的博愛與理想,除了相信法國軍隊的保護,大多數的朋友都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因為誰能夠到阿富汗一遊?還有我那位負責對外招攬藝術類學生的好朋友,曾經在二台法國軍隊裝甲車的保護下到阿爾及利亞招生(有需要這麼拼?),她覺得這些被孤立的孩子們非常高興看到從外界來探望他們的人。好吧!有著這些有熱情在教育這件事情上的法國人,各位台灣學生真的可以不用擔心來法國沒有學校念,問題只是在學校的好與壞而已。

先前有關教育的文章曾經跟大家說過,法國是一個菁英制的社會,整個國家的方向,都是由各行各業的菁英帶領著。這麼說大家常常無法了解,因為習慣高效率的台灣人,可能在郵局排隊等太久,或是在警察局辦居留證要等上三到六個月,因此就覺得這個國家很鳥、很龜,怎麼還不滅亡...等。但是,這只是最片面的第一線接觸,是接受指令與服務的階級,進入了決策階級時,我們面對的就是一群非常專業的菁英了。我們可能在郵局為了寄一個包裹等上一個小時,而這群菁英開會絕對不會超過一個小時,因為大家各有專業,在開會前已經研究過開會要討論的內容與文件,並且思考過有沒有解決的方式,所以每個人是有備而來開會的。政府的標案也是如此,大多採最有利標,標案的承辦人通常是專業人士,不然政府也會為標案娉請專業人士來做承辦人,標價太低搶標會讓政府機構懷疑是偷工減料或是技術不足。

在這樣的體制下,因為國家有菁英在想,有菁英在決定,有菁英在做事,所以也造就了很多領失業救濟金不事生產的人。這樣的情況,在各行各業,也在藝術設計等創作產業。同樣是設計學院的畢業生,好學校的起薪是一千八百歐一個月,無名的學校是最低薪資一千二百歐元一個月,而找不到工作的更比比皆是。所以各位有心想要來法國唸書的同學,可能單看的不能只是那一張文憑,還要思考文憑背後能帶給你的是什麼,並且規劃自己拿到文憑後的去留 。

現在開始,根據Télérama雜誌的分類幫大家做出一些學校的整理。法國的藝術類學校還是 公立比較好,公立又以國立更好。其中雜誌裡介紹的一些私立學校有廣告嫌疑(因為有些私立學校有在這個特輯裡做廣告,不得不懷疑),不過我還是希望相信Télérama是一個客觀的雜誌。

除了雜誌提供的資訊,其中還會加上一些法國業界對該校的評語,這些評語對想留在法國工作的人來說非常重要,是選校的最大參考值。其他關於如何考進這些學校、該準備些什麼、怎麼插班...等,這些學校的網站上都有詳細的資料。不然,法國駐台灣的教育中心,應該也有著極大的教育熱情,願意提供資料並且幫助有心向學的同學們。如果還有其他找不到答案的疑問,也可以留言給我,我會在年初把問題整理好,幫大家詢問我那位曾經冒著生命危險到外國學生招生的法國朋友。

時尚


Ecole Duperré
http://duperre.org
位置:巴黎
學費:免費
招生名額:DSAA時尚25位,DSAA 視覺12位
Duperré是一個知名的公立老學校,頒發的是巴黎市立學校的文憑。除了時尚之外,視覺平面設計都不錯,還有織品、空間、飲食設計等專業,學校在市中心上瑪黑區。傑出校友非常多,時尚界大家比較知道的是Pierre Hardy(其他可以上維基百科看)。基本上Duperré畢業的學生在業界口碑不差,是培養出好品味學生的學校,畢業後的學生不只在時尚產業,各行各業的都有。

Atelier Chardon-Savard
http://www.atelier-chardon-savard.com
位置:巴黎與南特
學費:8,800歐到11,000歐 / 年
招生名額:90位
這個由前Duperré校友創辦的時尚學校以服裝實務基礎為主,由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想自創品牌,所以這個學校以大量的手上工作為特色。第一年是準備年,接下來正式讀二年,第四年要去業界實習。

Chambre syndicale de la couture parisienne
http://www.ecole-couture-parisienne.com
位置:巴黎
學費:10,150歐 / 年
招生名額:100位
這間就是出了YSL、Issey Miyake等名設計師的巴黎製衣工會學校,依照學校所說,是一間非常重視技術的學校。但是幾年前曾經念過這所學校的台灣留學生覺得,學校常常罷課,在這裡學到的技術也不如在台灣實踐大學的服裝設計系扎實 。不過法國人始終覺得老學校能夠生存絕對有它的道理,尤其是大家對YSL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就算對這間學校的觀感有些脫節,也不會覺得是一所很差的學校。這所學校裡始終有台灣留學生,大家或許可以上留法台灣同學會 – 解悶來法國的社群上看看,會有更多更詳細的評論。

ESMOD
http://www.esmod.com
位置:巴黎、里昂、波爾多、雷恩、魯貝
學費:10,500歐 / 年
招生名額:160位 / 巴黎
ESMOD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時尚學校,不只法國分校多,還遍及世界各地,東京、首爾、奧斯陸...等。在業界的情況如何?嗯,時尚產業有各式各樣的工作,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所以很難不遇到ESMOD出來的學生,公關公司、模特兒經紀公司、活動公司...都有,可以說是一間很好的技職學校。

其他:

Mod'Art International
http://www.mod-art.org

Studio Berçot
http://www.studio-bercot.com

Institut Français de la mode
http://www.ifm-paris.com
這所學校我不知道為什麼Télérama把它放在其他,因為IFM是業界很有名的學校,基本上從這裡出來就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這所學校的奢侈品管理非常有名,暑假還有短期與倫敦聖馬丁藝術學院合作的英語進修課程。如果要說巴黎的時尚菁英學校首選,就是IFM。

Formamod
http://www.formamod.com/ecole-de-mode-paris-international/

Studio Mode
http://www.studiomode.fr

Istituto Marangoni
http://www.istitutomarangoni.com/fr/

設計


Ecole Boulle
http://www.ecole-boulle.org
位置:巴黎
學費:免費
招生名額:DSAA 12位
Ecole Boulle跟Duperré 一樣,是巴黎市立的老牌學校,以工業設計著名,在業界風評不錯。

Ecole National Supérieure des arts décoratifs
http://www.ensad.fr
位置:巴黎
學費:433歐 / 年
招生名額:90 位
簡稱ENSAD的巴黎高等裝飾藝術學院(國家級),這裡有這所學校的簡介。當初寫這篇介紹文時,我還在學校裡做研究,跟業界沒有太多的接觸,所以沒什麼特殊感覺。現在已經離開學校投身在職場上,才發現ENSAD在法國有著相當大的光環,也從此了解,原來法國人是非常非常注重學歷與門第的。ENSAD有著全球前十大的設計學校光環,頂著這個光環在業界工作的大家也是戰戰兢兢,深怕丟了自己的臉,砸了學校的面子(畢竟設計圈是很小的)。而前面說畢業生可以有1,800歐月薪,就是從ENSAD出來的學生,雖然不能比工程師畢業生的2,200歐月薪,但是在設計行業中,是畢業不怕失業的菁英學校。不過在這邊要跟大家說明一件事情,就是這幾年來法國文憑改制,以前國立藝術相關學校畢業的最高學歷DNSEP,現在有些優秀頂尖的學校已經取消了,而是各個學校改發自己學校的“學歷證書”。這個對台灣留學生影響非常大,因為你可能非常傑出的進了ENSAD,也拿到ENSAD頒發的文憑,回到台灣後發現台灣教育部不承認(台灣教育部承認的是DNSEP,等同碩士),這個在法國鍍金的文憑只能在法國使用。

Ecole Camondo
http://www.lesartsdecoratifs.fr/francais/ecole-camondo/
位置:巴黎
學費:7530歐 / 年
招生名額:60 位
以設計私立學校來說,Camondo是一所非常有名譽的學校,因為校友有Pierre Paulin,可以說是法國最早期的著名工業設計師。之後還有大家都知道的設計鬼才史塔克也是畢業校友,因此讓Camondo在設計界擁有美名。

其他:

ENSCI
http://www.ensci.com
ENSCI是巴黎高等工業設計學院(國家級),我對於Télérama把ENSCI放到“其他”,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議,覺得他們對巴黎的設計產業真的不了解。因為ENSCI是在業界幾乎可以跟ENSAD齊名的學校,只是ENSCI校齡年輕很多,傑出校友比較少。但是當今歐洲設計界許多新銳設計師,都是從這所學校出來的學生。

Ecole de design Nantes Atlantique
http://www.lecolededesign.com

Haute Ecole des arts du Rhin
http://www.hear.fr
乍看校名,我還以為自己不認識這所學校,為了找尋網址google了一下才發現,這就是法東史特拉斯堡裝飾藝術學院,是法國外省諸多學校裡面,設計類最好的一所了,在業界的風評也不錯。

Ensaama Olivier- de-Serres
http://www.ensaama.net/HTTP/OdS_HTML/Index.html

Ecole de Condé
http://www.ecoles-conde.com

Strate, Ecole de design
http://www.stratecollege.fr

LISSA
http://www.lisaa.com/index.php

動畫


Estienne
http://www.ecole-estienne.paris
位置:巴黎
學費:免費
招生名額:12 位
Estienne是業界風評不錯的學校,不過在入學之前,大家都已經熟悉基本的動畫軟體,進入學校馬上就開始自己的個人創作,而不是學習技術。

Supinfocom Rubika
http://rubika-edu.com
位置:Valenciennes
學費:8,000歐 / 年
招生名額:48 位
Supinfocom是一所培養各種商業廣告動畫等的技術人員的學校,學生出來可以馬上投入大西洋兩岸的職場。像這樣的學校是以培養技術人員,而非藝術家創作者或設計師的方向(動畫的概念與創作最強的學校是ENSAD),所以在巴黎、倫敦、美國的動畫產業裡有很多Supinfocom的學生。

EMCA
http://www.angouleme-emca.fr/
位置:Angoulême
學費:4,800歐 / 年
招生名額:40 位
這所學校有傳統2D動畫電影,也有3D。

Ecole Georges Méliès
http://www.ecolegeorgesmelies.fr
位置:Orly
學費:6,700歐 - 6,900歐 / 年
招生名額:25 位

其他:

Gobelins
http://www.gobelins.fr
又是一個被錯放在其他的學校,Gobelins就是俗稱皮克斯搖籃的巴黎動畫學校。這個學校雖然也是以技術著稱,不過比Supinfocom好上許多,很多畢業校友不只是動畫技術人員,還是知名導演。我們許多做知名品牌的廣告或動畫的導演朋友,曾經是Gobelins的老師,他們公司裡技術超強點子不差的員工也多是Gobelins畢業。

La Poudriére
http://www.poudriere.eu/fr/

ECV
http://www.ecv.fr

ISART Digital
http://www.isartdigital.com/fr/

ESMA Montpellier
http://www.esma-montpellier.com/index.html

Institut Saint-Geneviève
http://www.saintegenevieve6.org

視覺傳達

法國視覺傳達類的名校有前述的ENSAD、Duperré等,目前我在職場上遇到的專業人士,多是從這些學校出來。下面是Télérama在這次藝術學校博覽會列出的幾所學校,因為沒有認識其校友,所以直譯雜誌上的資訊給大家參考。

Intuit Lab
http://www.ecole-intuit-lab.com
位置:巴黎、Aix
學費:7,020歐 - 8,300歐 / 年
招生名額:50 位
含預科班一共要念五年,最後一年要到國外實習或當交換學生。

EPSAA
http://www.epsaa.fr
位置:巴黎
學費:440歐 / 年
招生名額:35 位
巴黎市立的建築與平面設計學校,平面設計類預科一年,專業三年。

ECV
http://www.ecv.fr
位置:巴黎、波爾多、南特、里爾、Aix
學費:8,900歐 / 年
招生名額:150 位
這個積極發展動畫的學校,同時也積極的投入視覺傳達。發展國際關係是這所學校的特色,學校與紐約、上海都有合作關係。

Creapole
http://www.creapole.fr
位置:巴黎
學費:6,600歐 / 年(預科班)
            8,300歐 / 年(第二年)
招生名額:144 位(預科班)
                      35 位(第二年)
學校教務長表示:Creapole不會將視覺設計與多媒體分開,多媒體創作如 智慧型手機app等都會是我們的視覺設計範疇。

其他:

ESAG Penninghen
http://www.penninghen.fr
我曾經在多年前聽過這個學校的名字,當時一位已經在藝術學院拿到學位的中國同學不想回國,想繼續留在巴黎,因此富二代的他註冊了這所學校的室內設計系,好繼續拿法國留學生居留證。

Ecole Emile Cohl
http://www.cohl.fr

Académie Charpentier
http://www.academie-charpentier.fr

Ecole Pivaut
http://www.ecole-pivaut.fr

Supcréa
http://www.supcrea.com

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

生活設計學 – 食

這幾年來,常常有台灣的設計師或企業主問我,如何將他們的產品賣到歐洲?也有設計學院的師生,希望我將他們得到紅點設計奬的作品引薦給歐洲品牌生產銷售。以這類問題越來越頻繁的情況來看,台灣設計現在面對的不只是內需市場的不足,還有急需要國際廣泛肯定的狀態。

的確,在歐洲人心中,台灣並不是一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家,而台灣品牌的電子產品也不是以設計為訴求吸引大眾消費購買。在反思如何將台灣設計賣到歐洲這個問題的同時,我正好在上海看到了日本設計師原研哉的展覽設計的設計,精彩細膩又具有前瞻性的作品在純白的空間中展出,是一個令人難忘的設計展。而這個展覽中最令人驚豔的日本纖維設計Senseware,早在2012年於上海展出前,2007年就已經先後於法國巴黎、義大利米蘭、以色列霍隆等地展出了。

同樣身為亞洲國家的日本與韓國設計,在現今國際上已經俱有一定的知名度,也引起全球的哈日、韓流風潮。這裡我們姑且不談日韓官方政策與企業的策略,先將問題回歸到基本面上做探討,也就是設計產品的本身。這個本質性的問題,就像原研哉在「為什麼設計一書中,與日本旅歐設計師阿部雅世所說的:「 現代社會最現實的問題光靠企業或品牌的能力是無法解決的。設計最根本的力量是去思考環境及事物的合理性,並將合理性滲透到社會全體。」

在台灣設計有心打入歐洲市場前,我們可能要先思考一個問題,就是自己所設計的產品是生活必需品,還是非必需品?生活必需品在這裡可以泛指一切我們必需賴以生活的道具,像桌椅、寢具餐盤照明等。因為非必需品在歐洲人的心目中,並不是設計,而是可有可無的小玩意兒gadget。有鑑於此,生活設計學這個主題下要和大家一起探討的,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是從東西方文化與生活的不同來研究設計的本質。

既然是生活的必需,那我們就先從生活的最必需飲食開始。

這幾年因為工作的關係,回亞洲的頻率激增,因此回巴黎的行李箱裡,曾帶有柳宗理的不鏽鋼單手鍋、松德硝子的酒器、京都作家田邊一晃的餐具等,幾乎是想把日本這些好的食器鍋具整個搬回巴黎。然而,歐洲的烹飪方式飲食習慣,讓這些遠渡重洋的食器只能當家中的收藏品。

線條優美又方便使用的柳宗理設計鍋具(照片截取自日本SEMPRE網站)

以烹飪的方式來說,由於歐洲許多老房子沒有瓦斯管線,因此廚房多以電磁爐或電陶爐為烹飪設備是最安全方便的解決方式。一般家庭在購買鍋具時,材質會是首要的考量,有些可以在明火上烹煮的鍋具卻不一定能在電磁爐或電陶爐上使用。以我在亞洲購買的柳宗理單手鍋為例,在購買前銷售人員告知可以在電磁爐上使用,也可以放進洗碗機清洗,然而在使用時卻發現這個鍋子因為不鏽鋼厚度的問題,在使用電磁爐Induction快速加熱功能時,比一般歐洲鍋具加熱速度慢。此外,由於歐洲水質問題,煮水後鈣質殘留比歐洲鍋具嚴重。

另一個例子,是前些日子在巴黎換季大折扣時,Alessi以五折的價位促銷日本設計師深澤直人設計的柴犬鍋Shiba”。一般說來,歐洲商人都是趁著折扣季出清賣不出去的滯銷品,引領MUJI無印良品橫掃歐美的日本設計典範,設計大師深澤直人的Shiba鍋怎麼會被Alessi下達五折出清的指令?

Shiba鍋的鍋體是三層的不鏽鋼和鋁,手柄與蓋子皆是柏木製,材質、造型或顏色都具有日本設計協調靜謐的特色。此外,它還符合電磁爐與Induction快速加熱的功能需求,除了鍋體有些重之外,難道是木製手柄有問題?

原來深澤直人這一系列的商品對歐洲家庭來說,尺寸都太小了!最大的鍋子直徑只有24公分,以歐洲人前菜主菜的飲食習慣來說,很難用這個尺寸的鍋子做一家人的主菜。此外,由於亞洲菜系大多會先經過各式刀法處理切塊後再進鍋,歐洲菜系則是將完整的食材直接放入鍋具中烹煮,所以最大的Shiba鍋只能煮兩人份的餐點。這兩個例子皆是因為烹飪環境的不同,就算是日本設計大師的設計,在歐洲也會遇到普及化的困難。而飲食習慣,也是另一個亞洲設計在歐洲會遇到的問題。

深澤直人設計的Shiba鍋(照片截取自Alessi)

相較於中式圓桌合菜大家一起分食,歐洲人的飲食習慣是相當個人的,他們沒有在餐桌上一起分享餐點的習慣,這個在歐洲餐桌的擺設中一目了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一套的餐具。而歐洲各國的餐桌禮儀與習慣都有所不同,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是法國的餐桌藝術 Arts de la table”。在一個正式的傳統法國餐桌上,一個人從前菜到甜點、水杯到各式酒杯等,一共需要18件餐具(還不含吃海鮮專用的餐具)。此外,為了用餐人的舒適,餐盤與餐盤的間距,依照圓桌或方桌也有不同尺寸規定。

如前述所說,由於我們使用筷子的關係,大多數的菜系都是先將食材切過再烹煮方便食用。而歐洲人將未經過切割處理的食材直接料理,因此桌上的刀叉是非常重要的食具,幫助我們將食物送到口中。

一個完整系列的叉子設計,需要考慮到握柄長短、叉數不同功能不同。例如叉身細長、前端二叉的是螃蟹叉,握柄短小三叉的是生蠔叉等。而在餐桌上,端看叉子的擺設方式,就可以知道是英式家庭或是法式家庭。英式餐桌的叉子尖端朝上,而法式朝下,主要原因是英法兩國在叉子上雕刻餐具主人名字的位置不同。

歐洲一頓飯使用的基本餐具(圖片來自法國餐具品牌Chrostofle)

一套好的餐具是歐洲人參加婚禮、聖誕節、宅遷等送禮的首選,也有可能是傳家的遺產,所以許多經典的餐具品牌都有推出特殊的收藏箱。而每個人都用一樣的餐具,是歐洲餐桌的基本思考模式,所以這裡一套的數量是指六或八組為單位。
雖然京都的懷石料理或一般日式用餐方式也是每人獨立一套的餐具,但是與歐洲的概念不同。 日本美學中的侘寂,是千利休在掃過乾淨的庭院中,搖晃樹幹讓落葉跌落的不完美。日本人的餐桌可以接受與欣賞職人作家少量的手工食器,所以雖然是個人獨立一套的餐具,卻可以接受同桌用餐者彼此間的不同。

相較之下,法國百年餐具品牌Bernardaud去年為了慶祝品牌成立150週年,邀請12位當代著名藝術家為其設計餐盤。依照歐洲餐桌基本模式,12位藝術家就是設計12套不同的餐盤,而縱使餐盤尺寸大小一樣,也是以同一藝術家、一套6件或12件的方式購買,與上述日本食器作家可以單一購買使用的情況不同。

烹飪的方式和飲食習慣是亞洲設計食器在歐洲推廣時最常遇到的問題,也是許多台灣設計產品雖然得了歐洲設計大獎,卻叫好不叫座,沒有銷售數量的原因之一。曾經有一個在台灣執業的設計師朋友和我越洋抱怨,說他的客戶希望他在台灣設計一個像瑞士未來旅館一樣的空間,但是他怎麼樣都做不到客戶理想中的設計,最後他問我:同樣都是人,難道歐洲人的食衣住行和我們不一樣?」是的,同樣都是人,食衣住行的基本需求都一樣,只是大家生活的環境、文化與溝通的語言不一樣,這些細節上的不同,就直接的導致設計結果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