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難得與會者都是法國人的台灣活動,是一個成功的宣傳行銷 |
這個星期是巴黎D'DAYS,是一個近年來快速擴張的巴黎設計活動。我在活動簡章上看到了台灣工藝中心將舉行“台灣竹子的工藝與文化”演講,便在傍晚時冒著細雨趕去參加。
活動在巴士底設計中心舉行,我感覺這裡再熟悉不過,原來是以前Maison Martin Margiela舉行私人拍賣的場地,現在搖身一變,成為設計中心(如果我沒搞錯,應該是間私人藝廊取名叫巴士底設計中心)。
台灣工藝中心這幾年來與歐洲設計師合作了一系列的竹藝作品,活動名稱叫做Hand in hand, 去年九月份巴黎設計師週的時候,就曾經在第三區的一間藝廊中展出。雖然藝廊規模不大,位置又偏遠,可是展出的竹製作品非常有趣。而這次的展覽更將觸角深入到法國的主流活動,也讓台灣工藝的能見度提高了許多,是近年來少見的台灣正面形象高度曝光。而台灣工藝中心這幾年的努力耕耘,和國內外設計師的合作,也讓大家看到許多精彩的作品。以策略上來說, 邀請歐洲人參與竹子的創作,是借由他們的語言和思考方式傳達我們的工藝,因此展場中許多的作品都獲得正面的評價。以這樣的方式促進產業結合和技術進步,一直以來都是法國文化政策中的一個要角,像生產瓷器的城市Limoges,和當代許多設計師合作,企圖尋找陶瓷這個傳統工藝的未來和設計的革新。
|
演講者右邊第二位是工藝中心的研究員林秀鳳女士,姑且不論言講內容是否達到法國民眾的期望,林女士的台式誠懇真的讓我很感動,端午節前又讓我想家了 |
|
當代設計語彙和顯示台灣竹藝的作品 |
|
法國atelier[jes]設計的竹製燈具 |
|
法國atelier[jes]設計的刺蝟燈具 |
|
挪威織品設計師Heidi Winge Strøm的竹纖維染布拼布作品“颱風過後” |
同一個展場的地下室,正是我以前的學校Ensad巴黎高等裝飾藝術學院的展覽Expérience/s。與一樓台灣Hand in hand工藝主題相反,Ensad展出這幾年來學校政策下的教學成果,也就是極度實驗性並且多媒體科技導向的設計作品。
Ensad的作品一共分成三個部分:一、工業產品設計系畢業學生作品。二、織品設計與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合作的紙藝研究。三、EnsadLab高等實驗室的作品。三個部分聽起來是一個很大的展覽,但事實上全部加起來的作品不過十多件。然而十多件的設計作品裡,有一半以上涉及多媒體、聲音、感應器、燈光、科技產品、程式語言,作品在創新實驗性與美感細緻度都不失Ensad的水準。
今天台灣工藝所一樓的演講從下午五點到六點,地下樓Ensad展開幕是下午六點。由於Ensad成立已久,在巴黎或歐洲業界校友滿天下,因此接近六點時,許多設計界的重要人事紛紛到場。六點多時,台灣工藝所的活動已經結束,但是正當大家要離席時,突然聽到主辦單位說:不好意思,由於台灣大使即將到來,請大家稍等一下!過沒多久,台灣駐法大使一到,便馬上拿起麥克風,像選舉一樣的超大聲說:大家好~~~然後開始了他激情的演說。
當下,我真的想找個地洞鑽下去,因為在此之前,大家是輕聲細語的交談,大使突然很high的衝進來拿麥克風大喊,並且說一些庸俗的官場話。此外,他的演說連地下室裡或二樓都聽得一清二楚,因為音響系統是全部連結的。我真的傻眼,台灣的外交官怎麼會如此不懂禮儀和尊重社交場合的行儀?在這樣的藝文,甚至可以說是學術場合,是否是用來做公務員業績的時候?這樣的行為,又是否能為台灣外交加分?我想都不敢想地又冒著細雨奪門而出。
|
Ensad本次展覽的海報 |
|
近看是3D繪圖刺繡在畫布上 |
|
地下室的展場像是個工作坊,有電腦刺繡機、3D打印機等器材設備和工作桌 |
|
畢業學生的作品,從最左邊的影像感應到植物介質到影像呈現,在轉換為聲音和圖像 |
|
Ensad學生與北京央美學生合作的作品“海藻”,綠色的紙會因為空氣中一氧化碳而改變形狀。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