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

不負責藝評_LV中國當代藝術家特展



週日傍晚,在妯娌家做客一整天後,我們在回家的路上順道去LV位於巴黎近郊布隆森林的美術館。話說這一帶因為有兒童遊樂場與公園的緣故,週末假日人車都很多。自從LV美術館開幕之後,就更是誇張,塞車和路邊亂停車各種怪象都有。最後我們在車陣中塞了很久才到達目的地,繞了好幾圈之後找到停車位。

現在LV基金會展出的是中國當代藝術家收藏展,展覽從二樓開始,由歐洲人最知曉的艾未未展廳開始,到地下室名為「本土」的展覽。

說到中國的當代藝術,我最怕看到的有以下幾種:一、共產黨樣板式的或數大便是美的祖國情懷且政治正確。二、引經據典卻沒有老外能懂的又臭又長的歷史包袱且中國文化最優秀其他都是屁。三、自以為放蕩不羈沒人能懂就是藝術的廉價粗糙作品。以上,今天幾乎沒有。

首先,LV基金會不知道是因為展出中國藝術家的緣故,還是為了服務來法國血拼的中國遊客之故,整個展覽是中、英、法三國語言對照。我個人當然希望是為了服務廣大的中國遊客,以後展覽都有中文解說。

整個展覽都有法文、英文、中文的作品說明

展覽從二樓的展間開始,一路往下逛。第一個展間就是近年在歐洲大名鼎鼎的艾未未,他展出的空間可以說是整個LV藝術基金會最美的一個展間。

艾未未的「樹」,這件作品絕對比他模仿敘利亞溺水兒童好上許多

同一個展間還有二件人稱中國當代藝術四大天王黃永砯作品,其中一件作品靈感來自於聖人Saint Gillee與鹿的故事,是件非常優雅隱晦的作品。

另外黃永砯的作品「五十手觀音」好像不是首次展出,我個人特別感謝LV基金會如此努力教育觀眾,在牆上把作品的概念、發想、細節寫的清清楚楚,深怕大家不認識杜象的瓶架和佛教的象徵器具。最後牆壁上的作品乾脆直接結論說「⋯⋯諭示東方與西方,過去與現在的結合」,整個,扼殺參觀者的想像空間。(本人一向反對無啟發性與想像力的作品說明)

「聖吉萊之弓」來自修士聖吉萊從國王弓箭下救了母鹿的故事

「五十手觀音」,牆上都已經寫了“諭示東方與西方,過去與現在的結合”,我們還能再說什麼呢?

今日讓我非常驚艷的,是大我一歲的藝術家徐震。在他的作品說明開頭就介紹他是藝術家、策展人還是經營藝廊與企業,這麼忙碌還可以做出好作品真是不容易啊!我想他應該是個天才!

徐震的七彩觀音

徐震在另一個展間的作品「永生」,結合了西方的勝利女神與東方的菩薩雕塑  

接下來藝術家張洹,我曾經在龐畢度藝術中心四樓看過一件他的作品,照片中寫滿字的臉讓人印象深刻。這次展覽中的幾件作品都有濃厚的宗教元素,雖然以大躍進為主題的香灰畫作有違我個人的藝術品味,但是其他二件裝置作品實在令人讚嘆。尤其是藝術家雕塑自己的頭部,並在其中間燒香的作品,看到冒出淡淡餘煙的腦子,實在很有意境。

由一百個助理蒐集來的香灰所做成的巨型畫作「大躍進」,只聽到一旁美術館導覽員先從大躍進的歷史開始講起,聽的老法一臉霧煞煞

「頓悟」是藝術家冒煙的頭

再來是一位跟我同年的藝術家曹斐,我覺得同年這件事情很重要也需要提及,因為我們有同樣的歷史回憶。曹斐的創作主題,就是用Second Life創作一個虛擬的烏托邦。

Second Life剛出現時,曾經造成藝術界與社會學界的廣泛討論與研究,我當年初到ENSAD實驗室時,就曾經參與Second Life的研究與創作,大家試圖在Second Life的世界做些什麼,它一度是非常受寵的創作媒介。只是我們後來在實驗室裡的研究與創作中發現,Second Life的平台限制過多,導致3D效果無法與其他軟體媲美,就算再有想法創意也只能做出醜陋不精緻的作品,因此Second Life就這樣慢慢被大家所遺棄。

今天藝術家曹斐的作品便是建立在Second Life的烏托邦,隱約中我們看到北京的鳥巢的建築物,是一件在國際創作流上的作品。


投影藝術家在Second Life中建構的虛擬世界

再來是讓我們非常驚艷的,楊福東的視覺影像作品「彩色天空:新女性II」。

就視覺影像創作來說,我身邊的高手如雲,不論是做商業創作或是純藝術創作,巴黎都是高手的天下。從上個世紀至今,視覺影片的創作,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情況下,技術似乎成了藝術家的基本功,就像畫家調色一樣。因此我們不解為何在台北街頭,為何會常常看到一些不順的影像,似乎每秒的畫面格數不足,似乎有些學校該教的基本功都沒有學好,而大家也就這麼習慣的看到水準不夠的影像。

在當代活躍的中國藝術家中,有幾位是我以前念書時認識的同學,其中不泛後來進入法國最優秀的視覺影像學校的朋友。他們回國後各自在不同的城市創作並參與教學,是中國新一代的藝術推手。話雖如此,我也不會因為他們曾經是我的同學,而不客觀的讚揚他們的作品。反之,在看過幾次他們的最新創作後,我有些不解為何他們的創作會如此發展,讓我一度對中國的影像創作不再期待。而今天看到楊福東的視覺裝置,真的是令人驚喜!

整個展間的四面都是楊福東的影片,穿著豔麗的范冰冰們(不好意思,我覺得影片中的女孩們都好范冰冰的范兒)在鮮豔底色的攝影棚內「不知道幹嘛」。說真的,我現在真的不記得她們在慢速攝影下做了些什麼,但是我完全感覺不到作品說明牌上的指鹿為馬,不過我們就是雙眼被這些極具特色與創新的視覺創作吸引。整部影片在技術上完美(後來才看到這是澳洲移動影像中心聯合製作的作品)、色彩內容不老套也不俗氣,甚至是極具創新,是我們多年來少數看到的優秀視覺影像作品。
 

幾個螢幕中的影像色彩都非常脫俗

攝影棚內拍攝的年輕女子海灘嬉戲

地下室展間「本土」主題展,其中倫敦白立方藝廊出借藝術家劉韡的油畫,是件標準國際藝廊等級的作品。而另一個展間的彩色裝置,讓人誤以為身在龐畢度藝術中心四樓的七〇年代設計展間,是很有設計與空間感的作品。





國際藝廊白立方借展的大型油畫「解放No.16,」,國際藝廊市場中有許多中國藝術家的優秀作品

讓我們誤以為置身龐畢度七〇年代設計展間的作品

讓我們誤以為置身龐畢度七〇年代設計展間的作品
最後,我們又在這裡看到楊福東的影像作品。這個展間裡的作品是藝術家紀錄山東採石場工人的黑白記錄影像,跟另一個展間的風格美感完全不同,卻一樣地充滿實驗精神,呈現方式是視覺影像創作類的先鋒。(這件作品我無法拍攝全景,是件要現場看才能理解的作品)


楊福東的山東紀事,很美很動人的影像裝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