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LV 文化藝術空間 Espace Culturel Louis Vuitton

LV文化藝術空間“感官的混淆“展出法國藝術家Céleste Boursier-Mougenot的裝置作品, 是一個充滿濃厚霧氣的空間, 進入這個白茫茫的空間, 視覺幾乎完全喪失。

有一次和lulu去香榭大道LV五樓的藝術中心看展覽, 展覽看到一半突然殺出來了一群很吵鬧的小孩子。我和lulu說:「哪來這麼多喧譁的小鬼?」lulu和我說:「妳不要覺得人家吵鬧, 他們可都是VIP客戶的小孩呢!妳看他們從都到腳都是LV LOVE系列的衣服, 這些小孩的爸媽現在應該正在樓下購物。」沒錯, 這些小孩們的確從頭到腳全是LV或其它名牌服裝。

很多人都知道, 在台灣人手一個LV Speed 30的情況在法國並不存在。因為LV在法國的形象不是時尚, 而是布爾喬亞(富有的資產階級)。而在布爾喬亞階級裡, 就像在亞洲一樣, 一定要有個LV。這樣顯著社會階層的差異, 是與亞洲截然不同的景象。法國2009年的最低基本月薪是1047歐(稅後), 相當於新台幣四萬多。這樣的薪水相較於台灣最低基本薪資或許高出了許多, 但是在法國生活卻是十分吃緊, 尤其在房價高昂的巴黎, 這樣的薪水是連房租都很難負擔的。

所以一般的市景小民平日總是精打細算, 積攢下來的一點錢就是拿來度假用, 或是購買時尚又能負擔的起的品牌。一個要價五六百歐的LV包包或上千元的香奈兒包, 就真的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了。而那些能夠負擔的起這些奢侈品的家庭, 絕對不會是全身路邊攤的衣服配上一個名牌包, 大多也是從頭名牌到腳。

有一次我驚訝地在妯娌家中看到一個LV的Speed 30包(自從我離開台灣之後, 就很少再看到了), 後來才知道是我女兒一個表姐的生日禮物。因為對於凡爾賽一帶的女孩子來說, American Apparel不比LV時尚。後來我才知道, 巴黎女孩有分“凡爾賽風格“與“巴黎市風格“。凡爾賽風格就是布爾喬亞風格, 女孩子喜歡穿一件式的經典款洋裝, 名牌、奢侈品、Macaron與期待擁有成功的事業。巴黎市的女孩多點波西米亞風格, 穿著sophistic, 喜歡看展覽或與藝術家做朋友, 還有瑪黑區的chesse cake。

當然會有這樣的不同, 一定是有著相關的背景因素。首先凡爾賽一帶自古以來住的都是法國的政商名流, 因此自成了一個特殊的交際圈。這裡也有全法國升學率最好的高中, 政商名流的小孩們進入了這些學校, 從小奠定交際與人脈的基礎, 而形成未來一股穩定的勢力。巴黎的孩子就比較容易遇到各式各樣不同階層、國家種族的人, 就算在高級住宅區十六區也是各國人種混雜, 因此對許多事物的看法較不單一。

而這些不同的族群是否能相容呢?曾經有一個來法國度假的台灣朋友認為不無可能, 但事實上法國的M型社會的兩端已經差異太多。現在的法國除了可以民主選舉之外, 社會結構其實像封建體系一樣。像亞洲常常出現一夜致富的新貴, 在這個穩定的國家, 投機性的暴發戶就像是禍害一樣令人鄙夷。

離題有點遠了, 其實我這兩天正在做一個LV藝術空間的案子, 邊做邊想到那天看到的LV小孩有感而發。實際上LV這個當代藝術空間的展覽品質非常不錯, 可以在這裡看到一些有趣又有質感的作品。在此推薦給來巴黎血拼LV的朋友, 只要走出精品店大門, 拐個彎就可以看到藝術空間的獨立入口。:)

同一個主題展中法國藝術家Saksik Laurent的裝置作品, 將戶外的天色即時導入室內的玻璃盒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