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9日 星期四

大都會旅館 Hotel Metropolitan

由大都會旅館步行就可以到達凱旋門與香榭大道。

在大都會旅館位在的墨西哥廣場(Place de Mexico)上,需要一點時間才能找出我們的目標。沒錯,就是那棟面迎著艾菲爾鐵塔的路沖建築物,入口低調隱晦的幾乎看不出是間旅館。 首都旅館是美國近年來與希爾頓旅館集團競爭激烈的哈迪森旅館集團(Radisson Hotel & Resorts)旗下四百多間旅館的其中一間,但也是其大巴黎區最具特色的一間精品旅館。位在以高級住宅區著名的巴黎第十六區,卻是交通便利,鄰近又有許多店家。

大廳挑高的炭火壁爐,現代感十足的設計配上黑色的排風擋板與金色的壁柱,低調的金碧輝煌。

雖說入口低調隱晦,但是一進入旅館,就能馬上從室內挑高五米的壁爐感受到極其奢華的氣氛。這間2009年開幕的四星級旅館,一樓的餐廳設計細節精緻細膩:現代感極強又不失優雅的黃銅餐桌、比利時黃的皮椅墊與金屬精工的椅腳、大理石的炭火壁爐、舞台效果般地層次燈光與玻璃鏡子間的虛實遊戲反應著街景,這些設計來自於以頂級休閒旅館案而聞名國際的法國設計師法蘭索瓦.香梭(François Champsaur)。很多人來巴黎都希望住在可以眺望巴黎鐵塔的地方,我想這裡絕對是能夠滿足大家對巴黎的幻想與憧憬的旅館,因為在眺望巴黎鐵塔的同時,還身處在極奢華時尚的設計中。

餐廳與走道間玻璃與鏡子交錯反應出街景,高矮不一的蠟燭其實裡面裝的是燈泡。

火烤明蝦佐泰式醬汁,可惜蝦身火侯嫌過而蝦頭又未熟。在法國,星級飯店的餐飲未必在米其林指南上。

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

東京宮的Pergola?

東京宮是巴黎當代創作美術館,其中廣泛地包含藝術、設計、時尚、電影、文學、舞蹈創作等。一直以來都是巴黎眾多美術館之中,我會例行巡禮的之一。雖然說在我來了法國的這幾年來,東京宮少有令人激賞的展出,但是東京宮所擁有的那年輕與自由的氣氛,卻不是巴黎其它美術館可以取代的。我們先來說說它的缺點,東京宮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它唱高調的當代藝術策展方式,常常令人以為諾大的東京宮空無一物。展場中的導覽文字,不要說是外國人,常常連法國人都無法看懂,因為它的文章總是迂迴輾轉地介紹展覽,並常常加注一些新創的專有名詞。雖然說這些作品的本身都非常的優秀,但是策展的方式卻拉開了當代藝術與民眾間的距離,因此一度引發了「當代藝術只是高級知識份子的娛樂消遣」的輿論紛爭,法國前總統席哈克更曾經公開表示希望由龐畢度藝術中心接手管轄這個“沒用的空間“。

東京宮精品店的限量公仔放在冷藏櫃中展示。


但是東京宮始終是巴黎年輕人喜歡的場所,一樓的餐廳、書店、精品店或中庭的咖啡廳處處瀰漫著年輕的創作氣息:書店裡許多的動漫作品、精品店裡各種限量公仔、咖啡店裡拿出電腦工作與在筆記本上畫圖的創意人、或天氣好時在戶外廣場玩滑板的年輕小夥子。所以就算我對東京宮的策展每每感到失望,它還是值得我按時來參觀並感受巴黎創作朝氣的地方。於是昨天傍晚, 我又去感受一下這裡的青春活力。

圖例:奧地利薩爾斯堡的pergola

東京宮現在展覽的主題叫做“Pergola", 這個字來自於義大利文, 意指庭院中的一個讓植物攀爬生長的結構。有點像我們的籐架, 但是在歐洲大多是以木材為結構體, 現代化的庭院也有金屬做的pergola。策展概念來自於建築師柯比意於1916年至1917年,為鐘錶商Anatole Schwob在瑞士設計的土耳其別墅住宅。柯比意最初在設計這棟別墅時, 在庭院的部份設計了pergola。而在別墅落成的幾年後, 在柯比意創辦的“新精神“雜誌中, 我們所看到的土耳其別墅的照片,已不複見pergola。其實這裡要闡述的觀念是, 建築的發展並不是一個絕對的完成品, 而是建築師不停演變的思想與精神, 就像柯比意在別墅落成後依然去干涉別墅中的pergola一樣。

柯比意所設計的瑞士“土耳其別墅住宅“

接下來我們來看其中兩個裝置藝術作品。第一個是在一樓入口大廳的裝置作品, 我們可以看到透明管子環繞在天花板上, 一個筒狀物在其中穿梭, 這個其實是現在歐美許多藥局的電腦自動配藥系統。比如說我們進到藥局買藥, 將醫生開的處方箋拿給藥劑師之後, 他就會在電腦裡輸入醫生開的藥名, 沒多久我們就看到一旁的透明管子送來一個筒子, 裡面就是處方箋上的藥。這個作品的筒子裡沒有藥, 但是它不停地在我們的頭頂上跑。這是出生於羅馬尼亞, 現居於美國紐約的藝術家Serge Spitzer的作品, 他將這個我們不常思考緣故卻常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局部一角的機械系統,毫不掩飾的呈現出來。

天花板上就是我們在藥局常看到局部的輸送管

另一個作品是德國已故藝術家Charlotte Posenenske像是空調排風口的大型裝置藝術作品, 她將我們隱藏在天花夾層中的排風管赤裸地表現出來成為一個完整的作品。她做出模組般的結構讓空調管可以依不同的空間不停地拆卸與重組, 是一個省思空間與工業化象徵的作品。

德國藝術家Charlotte Posenenske用紙板做的空調管道

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頂級紙藝精品店 Calligrane 與 Papier+

擁有三十年歷史的Calligrane紙張精品店, 櫥窗上展示著紙藝設計師的紙吊燈

在巴黎市政府往東一點, 有一個叫做聖保羅(Saint-Paul)的地鐵站。很多人都會相約在這個地鐵站碰面, 然後往北走, 開始逛大家所熟悉的瑪黑區精品店、gay吧或咖啡館區。偶爾也有人會往南走一點點, 去參觀歐洲攝影館。其實聖保羅這一區, 避開所謂的觀光客路線, 有很多有趣的小店與專業的設計精品店。比如說在地鐵站出口的一百公尺左右, 就有許多的日式精品店, 販賣著來自日本的和服、布料、漆器、瓷器等, 還有許多家飾精品店販賣著日文的系列叢書, 應該可以說是巴黎既歌劇院區之後的另一個哈日族群聚集地。

我們再往南走一點離開觀光客的喧囂, 漸漸地, 路上的觀光客沒了, 取而代之的是真正住在這一區的家庭:大人推著娃娃車, 同志情侶牽著狗輕鬆地散步。在這個充滿觀光客的城市裡, 偶爾轉了個彎, 換了條路, 就能夠好好地喘口氣。但是瑪黑區還是瑪黑區, 在這樣一條無人問津的小路上, 我們還是可以找到兩間以紙藝為主的精品店。

我認識許多台灣朋友非常喜歡手工質感的筆記本或紋理特殊的紙張, 甚至有收集的癖好。台灣好山好水的埔里, 也以出產品質良好的紙而聞名國際。前兩次回台灣, 也在一些特殊的精品店看到許多設計與品質俱佳的筆記本。台灣品牌“水越“的設計師Aqua也曾經送我水越設計的桌上型日曆與筆記本, 都是讓法國朋友們好生豔羨的隨身精品。所以在此特別介紹這兩間紙藝店, 讓有興趣的朋友們參考。


Calligrane入口台面上陳設著手工紙做的信封與信紙

第一間是有三十年歷史, 走頂級紙品路線的Calligrane。我一進入店裡, 看到老闆娘如何包裝客人所購買的紙張, 就清楚地了解“紙“在這間店裡, 是如何地被精心對待。一位客人買了三張包裝紙, 老闆娘便從後室拿出比客人選的包裝紙還要大上兩倍的硬卡紙, 將三張包裝紙細心地捲入其中。我個人雖非紙藝專家, 但是看到店裡陳設的紙品皆是精心處理過的特殊手工紙張, 有來自日本的, 歐洲的, 還有“紙藝設計師“的大作, 不得不對此一專業感到肅然起敬。


色彩豐富的Papier+, 每一款筆記本都有不同的顏色

同一條路上還有一間比較具有親和力的Papier+。同樣也有三十多年的歷史, Papier+不是只賣紙, 而是紙的周邊產品, 如筆記本、相簿、資料夾、彩色鉛筆等。商品的擺設讓人一目了然, 同一款的商品有不同的顏色, 按照色譜的擺法讓空間變得乾淨而明亮。三十多年來至今, Papier+始終堅持其巖選的產品品質並且絕對法國製造, 而其設計現代化並簡練。

根據本人親自到訪觀察, Papier+的筆記本或相簿的品質都非常地好

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碧姬.芭杜或珍.柏金的“我愛你...我並不愛你“ Je t'aime...moi non plus



記憶中, 我對賽居.甘斯堡(Serge Gainsbourg)的認識, 就來自這首名為“我愛你...我並不愛你“(Je t'aime...moi non plus)的禁歌。這次, 我們先來聽聽這首歌的歌詞, 再來說它的故事:

Je t'aime...moi non plus 我愛你...我並不愛你

女:Je t’aime je t’aime
我愛你, 我愛你
Oh oui je t’aime
喔~是的, 我愛你
男:Moi non plus
我並不愛妳
女:Oh mon amour
喔~我的愛
男:Comme la vague irrésolue
像巨浪一般
Je vais, je vais et je viens
我來來去去
Entre tes reins
在妳的腰間
Je vais et je viens
我來來去去
Entre tes reins
在妳的腰間
Et je me retiens
然後我 忍住

女:Je t’aime je t’aime
我愛你, 我愛你
Oh oui je t’aime
喔~是的, 我愛你
男:Moi non plus
我並不愛妳
女:Oh mon amour
喔~我的愛
Tu es la vague, moi l’île nue
你是朝浪, 而我是赤裸的島嶼
Tu vas, tu vas et tu viens
你來來去去
Entre mes reins
在我的腰間
Tu vas et tu viens
你來來去去
Entre mes reins
在我的腰間
Et je te rejoins
然後我與你會合

女:Je t’aime je t’aime
我愛你, 我愛你
Oh oui je t’aime
喔~是的, 我愛你
男:Moi non plus
我並不愛妳
女:Oh mon amour
喔~我的愛
男:L’amour physique est sans issue
肉體的愛沒有出路
Je vais, je vais et je viens
我來來去去
Entre tes reins
在妳的腰間
Je vais et je viens
我來來去去
Entre tes reins
在妳的腰間
Et je me retiens
然後我 忍住
女:Non ! maintenant viens...
不!現在 來吧...

聽完了這麼一首令人臉紅心跳的歌, 大家應該和我一樣對賽居.甘斯堡感到好奇, 怎麼會有這麼大膽呈現性愛的一首歌?其實大多數賽居.甘斯堡的歌, 都是有性隱喻的, 只是在字面上讀不出來, 卻充滿了想像空間, 這也是他在六○年代末期性解放時期大紅特紅的原因。

碧姬.芭杜, 法國五○、六○年代的性感象徵, 大家暱稱她B.B.(是她姓名的縮寫, 光聽發音是法文寶貝的意思)來自甘斯堡於1968年為她量身訂做的專輯「起首字母B.B.」(Initials B.B.)。

現在大家聽到的這個版本是他在1967年和號稱法國的瑪麗蓮.夢露, 性感小貓碧姬.芭杜(Brigitte Bardot)在巴黎錄音室錄下的。可是這首歌不是他和珍.柏金(Jane Birkin)在1969年的專輯裡合唱的嗎?讓我們稍微了解一些當時的八卦新聞就可以知道事情的真相, 也可以幫助我們看懂這些我愛你我不愛你的歌詞。當時碧姬.芭杜和賽居.甘斯堡因為一起做音樂的關係, 而短暫地在一起過一段時間。但是碧姬.芭杜早在1966年和德國歐寶(Opel)汽車工業集團大亨Gunter Sachs結婚, 因此為了不想讓她的先生知道她與甘斯堡的這段婚外情, 在她經紀人的建議下, 碧姬.芭杜央求甘斯堡不要將這首歌出版。後來甘斯堡在遇到他新的繆斯珍.柏金之後, 才又在1968年, 倫敦的錄音室中將它重新與珍.柏金翻唱並於隔年發行。

因此我們可以從露骨的歌詞中知道兩人的關係—肉體的愛沒有出路, 所以我愛你, 我不愛你。而碧姬.芭杜本人也曾經說過:「外表只能吸引人一段時間, 但是智慧、深度、天分和柔情才能夠讓愛持久。」在法文的歌詞裡的“來來去去“(Je vais et je viens), 字面上是來與去, 其實是非常露骨的性愛辭彙直指“動作“。“在我的腰間“(Entre tes reins)也是一樣地, 藉由“腰“(reins其實是指腎)意指性愛體位。而“我來了“(je viens), 亦可做“我達到高潮了“解釋。“我忍住“(je me retiens), 這個部份我想應該不必解釋大家都懂, 尤其是男性朋友們。

賽居.甘斯堡重新與珍.柏金

大家以為甘斯堡會就這樣地用白話法文寫一首情歌?其實在不了解這首歌的背景下, 很多人是不懂歌詞涵義的。因為歌名在法語語法上的使用非常吊詭, 就像是一個人說“我愛你“, 而另一個人說“我也不愛你“。這麼詭辯的歌名其實來自超現實藝術家達利將自己與畢卡索做的一翻比較:「畢卡索是西班牙人, 我也是。畢卡索是一個天才, 我也是。畢卡索是一個共產黨, 我不是。」(原文:Picasso est Espagnol, moi aussi. Picasso est un génie, moi aussi. Picasso est communiste, moi non plus.)

1969年當甘斯堡重新與珍.柏金翻唱這首歌之後, 已經比碧姬.芭杜版還要收斂許多。但是雖然在歐洲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功與熱賣, 卻還是被許多天主教國家如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甚至英國等, 禁止在廣播中播放。四十年後的今天, 這首歌還是有令人臉紅心跳的效果。

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

優質旅館 Hôtel Hidden

Hotel Hidden的入口設計現代儉約低調充滿禪意,和一般巴黎的星級旅館不同。

如果想來巴黎做一場精緻的旅行,輕鬆享受度假的生活,那麼距離著名觀光景點不遠,卻遠離塵囂、隱身於巷弄中的Hotel Hidden,是強力推薦給大家的優質旅館。這間近香榭大道,離凱旋門步行只要五分鐘的四星級精品旅館於2009年七月開幕,由設計師Vincent Bastie所設計充滿禪意的室內空間,絕對可以消除旅人一天的疲勞。

以永續概念為設計元素的「綠旅館」Hidden,將法國傳統建築的原木橫梁使用於一樓的建築立面上,得到了令人驚艷的極簡與素雅。進入一樓大廳的玄關,延伸立面的原木將場景成功地轉換至室內。一樓右手邊的咖啡廳,牆壁與吧台的重金屬內斂地相呼應,純亞麻的布帘、原木的座椅、舒適的燈光與音樂恰到好處的音量,一切的小細節都讓人感受到這裡優雅舒適的氣氛。這裡所有的設計桌椅、飾品與織品等,都是來自於旅館本身所經營,講求自然、舒適的品牌Hidden Cabin。

室內傢具全是未經加工的天然材質與亞麻織品。

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珍.柏金與賽居.甘斯堡—情色的69年



在法國朋友的聚會中, 大家常常酒過三巡之後就放賽居.甘斯堡(Serge Gainsbourg)的歌來聽, 大家還會跟著哼唱。不管是老一輩或年輕人, 大家都很喜歡賽居.甘斯堡的音樂。上個週末, 在大家又拿出賽居.甘斯堡來聽的時候, 我忍不住問了身邊的友人:到底是為了什麼, 大家都那麼喜歡他的音樂?得到的答案很簡單, 因為賽居.甘斯堡是首位把法國香頌現代化的歌手。

我們先解釋香頌, 法文就是chanson, 意思就是歌曲, 在法文裡所有的歌曲都可以叫做香頌。如果在chanson的後面加上一個形容詞française(法文的形容詞在名詞之後),那就是專指法式香頌。法式香頌可以泛指用法文所寫的歌曲, 而歌詞的本身除了韻腳之外, 還像詩詞一樣優美。在賽居.甘斯堡之前, 以“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為大家所知的艾迪.皮雅芙、比利時歌手賈克.布雷爾(Jacques Brel)、喬治.伯桑斯(Georges Brassens)等都是著名的法式香頌歌手。

現代化則是歐洲在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後, 在藝術、建築、設計各個領域追求革新的一個階段。在音樂上, 法國就是賽居.甘斯堡首創將詩句般的法文歌詞與不同類型的音樂結合的法國歌手。他曾先後將法式香頌與爵士、搖滾、雷鬼等音樂結合, 成功地創造出許多風靡一時傳頌至今的歌曲。並幫許多法國女星作詞作曲, 如性感小貓碧姬.芭杜(Brigitte Bardot)、偶像歌手芙朗絲.卡爾(France Gall)、弗朗索瓦茲.哈蒂(Françoise Hardy)、珍.柏金(Jane Birkin)等做出膾炙一時的歌曲。


珍.柏金與柏金包

喜歡時尚的人一定都認識愛馬仕的柏金包, 柏金包的由來就是英國女星珍.柏金在飛機上和鄰座的乘客無意間抱怨她找不到理想中的包包, 而這位鄰座的乘客正是當時愛馬仕的總監, 因此促成了現今風靡全球貴婦女星們的柏金包。現在, 大家都知道柏金包,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珍.柏金是誰, 她就是影片中趴在鋼琴上與賽居.甘斯堡一起唱歌的金髮美女。珍.柏金是一名英國演員, 六○年代末期到法國尋找演出機會, 在法國導演皮爾.坎布拉(Pierre Gimblat)執導的喜劇Slogan認識了當時參與演出的賽居.甘斯堡, 之後沒多久兩人便在一起, 並發行了許多傳唱至今的歌曲。

我一直以來都很喜歡賽居.甘斯堡的歌, 不管是他為碧姬.芭杜、芙朗絲.卡爾、珍.柏金等人所做的歌曲或是早期爵士風格的歌曲, 甚至還一度打算在誠品開一個賽居.甘斯堡歌曲的講堂, 把賽居.甘斯堡的歌詞內容與意境介紹給大家。所以現在另設了一個單元來跟大家分享法式香頌, 第一首要介紹給大家的歌曲“情色的69年“, 收錄在珍.柏金與賽居.甘斯堡兩人於1969年共同推出的首張專輯(這是賽居.甘斯堡個人的第十張專輯)。

沒錯, 就是大家所想的那樣, 69年是他們熱戀的一年, 出這張專輯的那一年, 也暗指性愛體位。簡單的說, 這是一首在訴說他們愛情的歌曲。在我們開始講述歌詞前, 這首歌還有一個很大的特色, 就是珍.柏金在這首歌裡以她濃厚的英國腔唱出副歌的部份, 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 歌詞與註解如下:

69 Année Érotique 情色的69年

Gainsbourg et son Gainsborough
甘斯堡和他的甘茲伯羅*1
Ont pris le ferry-boat
乘著渡輪*2
De leur lit par le hublot
自他們的床透過舷窗
Ils regardent la côte
望向海岸
Ils s’aiment et la traversée
他們相愛著彼此而這段航程*3
Durera toute une année
將持續橫越一整年
Ils vaincront les maléfices
他們將克服所有魔法
Jusqu’en soixante-dix
直到70年

Soixant’-neuf
69
Année érotique
情色的一年
Soixant’-neuf
69
Année érotique
情色的一年

Gainsbourg et son Gainsborough
甘斯堡和他的甘茲伯羅
Vont rejoindre Paris
將回到巴黎
Ils ont laissé derrière eux
他們拋下了
La Tamise et Chelsea
泰晤士河和雀兒喜區*4
Ils s’aiment et la traversée
他們相愛著彼此而這段航程
Durera toute une année
將持續橫越一整年
Et que les dieux les bénissent
讓神祝福他們
Jusqu’en soixante-dix
直到70年

Soixant’-neuf
69
Année érotique
情色的一年
Soixant’-neuf
69
Année érotique
情色的一年

Ils s’aiment et la traversée
他們相愛著彼此而這段航程
Durera toute une année
將持續橫越一整年
Il pardonn’ra ses caprices
他將原諒她所有的任性*5
Jusqu’en soixante-dix
直到70年

Soixant’-neuf
69
Année érotique
情色的一年
Soixant’-neuf
69
Année érotique
情色的一年


英國著名肖像畫家湯瑪士.甘茲伯羅的仕女圖


*1 甘茲伯羅(Gainsborough)是英國著名的肖像畫家, 也是甘斯堡最喜歡的畫家。這邊用甘茲伯羅來指珍.柏金, 意指她像一幅畫一樣美, 是他從英國帶回來的一幅畫。也因此影片中的珍.柏金誇張地趴在鋼琴上, 像展覽品一樣被欣賞。另外, 大家也可以看到甘斯堡在此玩文字遊戲:Gainsbourg 與 Gainsborough。

*2 ferry-boat是英文上的渡輪。但是在法文裡說到要搭ferry, 大家就只會聯想到橫跨英倫海峽的渡輪,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歌中所說的渡輪正在橫跨英法兩國。

*3 因為香頌的歌詞常像詩的意境, 所以航程有多種意思可以解讀:他們非常相愛, 希望這段航程持續一整年或暗喻情慾將持續69年一整年。

*4 意指他們拋下英國。

*5 這裡除了指事之外, 還有韻腳的功能。如果仔細聽, 歌詞最後一個字的韻腳都是兩兩相配的。

一場華麗的水晶之旅 Baccarat

位於美國廣場的巴卡拉水晶工藝美術館的前身是法國子爵夫人Marie-Laure de Noailles的宅邸。熱心贊助藝術家的子爵夫人,其宅邸當年曾經是許多藝文界人士走動的沙龍。

相當重視傳統工藝保存的法國,在藝術教育上將國立藝術學院分設在有陶瓷工藝背景的小城利蒙居(Limoge)、水晶玻璃與新藝術時期的重鎮南錫(Nancy)。如何將傳統工藝與當代設計結合更是其保存與延續的重要關鍵,也才能造就現今法國頂級奢侈品王國的地位。以頂級水晶工藝著名的法國精品品牌巴卡哈(Baccarat)於1764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授權下,為了提高法東洛林省的巴卡哈鎮的就業機會而成立第一間玻璃工廠。兩百多年來,巴卡哈的技術隨著歐洲各國皇室的定單而日趨精湛,設計也不斷地創新。在設計方面來說,巴卡哈可以說是非常地大膽且勇於嘗試,菲利普.史塔克的黑水晶吊燈、西班牙新銳設計師傑姆.黑雍(Jaime Hayon)設計水晶糖罐、荷蘭設計師馬賽.旺達的水晶森林酒杯甚至是時尚概念店Colette與視覺藝術家合作的巴卡哈限量水晶公仔,也是由這個老字號的頂級品牌生產製作。

法國設計鬼才菲利普.史塔克設計的展場在虛實之間展現出巴卡拉水晶的精湛,特殊的玻璃運用在展示櫃上,增添了看展覽時的空間深度。

巴黎十六區的美國廣場上,豎立著美國國父華盛頓與支持美國獨立的法國侯爵拉法葉的雕像,公園一端座落著由史塔克操刀室內設計的巴卡拉精品工藝美術館。進入此館的甬道,史塔克擅長的魔幻效果迎面而來,巨大的鏡面畫框、像銀河般閃爍的迎賓地毯與巴卡拉著名的瀑布造形水晶吊燈。由法國貴族Marie-Laure de Noailles宅邸改建的二樓展間一共分為兩個區域,一區放映著巴卡拉水晶製作的影片,另一區展示著巴卡拉自十九世紀以來的代表作品。展出的數量不多,但都極其精緻。因此在離開前,展廳門口的服務人員熱心地推薦大家去參觀同是史塔克設計的廁所。雖是一間光影虛實交錯的華麗洗手間,但還是本人參觀美術館時第一次被建議去參觀廁所。


推薦參觀的洗手間一角也懸吊著巴卡拉的水晶吊燈,與四周環繞的彩色鏡子讓人產生幻覺般的影像。

2010年4月18日 星期日

上都, 建築師設計餐具精品店 Xanadou

餐具之外,努力經營桌上藝術的上都也有來自法南的純天然食材。店主Nadia Herschkovitch不定期舉辦試吃會,並教大家如何輕鬆做出美味可口的法國菜。

沒錯,這家精品餐具店的名字就叫做上都Xanadou,元朝皇帝們在內蒙古的避暑行宮,由馬可波羅遊記而遠傳至西方世界。上都在奧森.威爾斯著名的電影《大國民》的開端出現,因此給了店主Nadia Herschkovitch靈感,於1986年在拉丁區奧德翁Odéon開設了巴黎首間以建築師設計餐具飾品為主的精品店。

法國菜在享譽國際的同時,餐桌上的裝飾藝術也是一門重要的學問,如何妝點襯托出盤中的美食、營造桌上的氣氛等在在都表現著生活細節的品味。上都就是一間以餐桌上的器具與擺設為主的精品店,法國建築師Jean Nouvel設計的咖啡杯、英國建築師Zara Hadid設計的器皿、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的咖啡杯⋯⋯等出自世界各地建築師之手的鹽罐、糖罐、刀叉餐盤。我們或許對這些建築師的建築作品熟識,但其餐具設計作品可能沒那麼了解。來上都最大的收穫就是Nadia Herschkovitch熱心的解釋與建議,在進一步了解建築師設計的同時,還可以學習如何美化餐桌氣氛。


上都的櫥窗擺設著讓人心神嚮往的精緻餐具與飾品。

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

法國學生與亞洲學生的不同

今天早上一進教室, 發現班上只有三個同學, 原來是因為地鐵的關係, 大部份的學生都被困在郊區進不了巴黎市中心。三個同學裡有兩位是日本人, 一位法國人。開始上課了,今天的課程理論居多, 所以兩位日本同學認真的低頭超筆記, 而法國同學則是低著頭猛畫圖。身為一個老師, 對於低頭畫圖的學生, 大家覺得我該怎麼做? 或, 我會怎麼做?

幾年前我剛進入藝術學院時, 因為插班四年級, 而法國的四年級沒什麼課程, 主要就是實習或做交換學生, 所以就選修了一堂三年級的設計方法課。我還記得第一天上課時法國同學們帶給我的震撼:老師在說話, 所有的學生圍著桌子也同時在講話。當然, 也不是隨便聊天哈拉, 是在討論同樣的設計主題。當時這樣的情景對剛從台灣來的我, 感到非常不可思議又有點小生氣, 因為十幾個人同時在講話, 根本就聽不到老師在說什麼(我心裡還想著:這些學生難道不知道什麼是尊師重道嗎?)。下課後, 老師說:大家把這間教室整理成一個可以工作的地方吧!老師話一說完, 同學們就很快地不知道去哪裡撿了幾張舊沙發, 還把教室裡的工作桌也都組了起來。接下來, 就是什麼要放哪裡的空間配置問題了。只看到大家搬來搬去, 然後有一個人說:嗯, 我覺得這樣不好, 應該整個調過來。然後大家又再重新般一次。這麼來來回回地搬了四五次之後, 曾經工作過的我心想:都已經是設計系三年級的學生了, 為什麼不先把教室平面畫出來再討論空間位置?不然大家投票也可以做決定啊!


以前藝術學院二十出頭的同學們現在個個都已經進入設計相關領域工作。這張照片就是在那間設計教室拍的, 遠方的牆上貼有禁煙的標誌, 但學期末大家還是在這裡又煙又酒。



這是我與法國學生的第一次接觸, 先說那堂十幾個人同時開講的設計方法課。其實法國以前也是和我們一樣, 老師在台上講話, 學生在台下靜靜聽講做筆記。這個部份大家可以從很多法國老電影裡面驗證, 最著名的就是楚浮自傳性的電影的四百擊, 小學生Antoine Doinel在課堂上因為種種的行為而被老師嚴厲懲罰。而在1968年巴黎南特大學發起的五月學潮後, 學生們在課堂上就越來越自由了, 直到近代已經演變為大家探討的教育問題了。再舉一部最近電影的例子來佐證, 2008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影片Entre les murs(2009年金馬影展翻“我和我的小鬼們“), 故事內容就圍繞著法國中學生上法文課時的情況。如果你和我一樣, 有一個法國小孩, 看完這部片Entre les murs, 你一定會想要馬上把他送回台灣念書。因為片子裡面學生的家庭背景、生活水平與教育程度落差過大, 實在讓人對這個國家的教育沒有什麼信心。

像法國學生們這樣上課不專心, 你一言我一語, 不做筆記, 難道就要放棄這樣的學生嗎?在我後來幾年的觀察, 其實法國學生是很聰明靈活的。為什麼呢?除了他們從小啓發式教育的影響, 還有他們的“懶惰“, 就是因為他們很懶, 所以會想用最聰明的方法, 用最短的時間把該做的事情做完。我第一次發現這個事實, 是在做我的碩士文憑作品時, 有幾個低年級的學生自願來幫忙完成作品中最無聊的硬體部份。他們幾個人討論了一陣之後, 找出一個快速的方法, 穩扎穩打, 動作俐落地讓繁複的工作在一個下午就完成。我和當時的指導教授驚訝地驗收成果並詢問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他們輕輕鬆鬆的回答:因為這樣比較快,可以早點結束無聊的部份。然後就開開心心地去學校草地上曬太陽, 抽煙了。

因為懶惰, 而找出聰明的辦法來做事情, 在法國是被讚賞的, 因為表示你頭腦靈活, 不浪費時間做無意義的事。但是在台灣, 可能就會被批評為抄捷徑、不按部就班...等。所以法國人常常很自豪的說:我們工作的時間比日本人少很多, 可是我們做出來東西的品質和他們一樣, 甚至可以比他們更好。這也是真的, 世界上著名的奢侈品的確都是Made in France。

所以當我的法國學生不抄筆記而低頭畫圖時, 我會不會說他?當然不會。一來, 法國學生是不吃“嚴師出高徒“這一套, 越念他越會有反效果。二來, 應該是身為老師的反省自己是不是上課的內容太過於乏味?

很多人都想當老師, 但是在法國當老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先說學生, 法國學生一但遇到問題, 第一件事情就是責怪老師。比如說我四年級的第一堂英文課(法國藝術學院第二外語是必修),開學時學校新聘了一位蘇格蘭籍的老師, 下了課後, How are you 都說不好的法國同學竟然說“吼~~這個老師的蘇格蘭腔好重!“或者是朋友的小孩, 在學校第二外語學中文, 成績不好回家會說“吼~~老師只會教我們唱歌!“ 卻殊不知用歌唱的方式學中文, 對他們這些沒有任何底子的外國人來說, 可以是最輕鬆學習的方式。

在法國當老師, 據我所知, 大家都戰戰兢兢地做好課程準備, 不然學生總是有話說。舉個好笑的例子, 是我一個也住在巴黎的gay朋友抱怨他和他男朋友的床第之事:他男朋友是巴黎的小學老師, 所以每個星期天晚上不能幹幹, 因為他要準備星期一上課的教材。星期二也不行, 因為要提前準備星期四的教材(星期三不用上課)。星期三晚上可以幹幹, 因為第二天的教材已經準備好了。星期四不行, 因為要準備星期五的教材。星期五不行, 因為星期五要和朋友去喝酒。星期六不行, 因為他要照顧家裡的花和草, 所以他們一個星期就只有星期三的晚上可以幹幹。好吧, 這個故事的重點當然不是他們兩幹幹的次數, 而是準備教材對一個老師來說, 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如何讓學生在短暫的時間裡面不感到無聊並且學到東西, 是每個法國老師在上課前龐大的工作量。在我還沒教書前, 我還不懂為什麼我那些已經在八大、藝術學院、私立學校教書的實驗室同事, 常常為了準備第二天的課程而熬夜。後來, 我總算了解, 教學最重要的是要引起學生對一門學問的興趣與真正了解並靈活運用的辦法, 因此在課程的安排上是很重要的。尤其法國學生是不會像亞洲學生一樣逆來順受地不發一言默默地做筆記, 要是他們覺得課程內容無聊, 就會直接在課堂上反應。

因此我早就知道對這些學生來說, 太過理論的課程會導致他們低頭做自己的事, 於是第二個小時就開始用問答的方式將理論導入實際運用。果然低頭畫圖的同學開始參與並熱烈討論, 但也因為他沒有認真了解前一小時的課程, 很多觀念必需重複地教他, 但也只有在這個時候可以告訴他, 有些必須的學問是沒有這麼有趣的。我深深地感到在法國當老師的辛苦與在法國當學生的幸福, 因此寫這篇冗長的文章和大家分享。其實學生們都是很可愛的, 看看下面他們工作的情況就知道:




最後說說幾個月前和我的法國同事回台灣和學生做workshop的情況, 大家就會明顯發現台灣學生與法國學生的不同。這個workshop就是我的兩個英文不倫轉的法國同事, 用他們超重的法腔英文教藝術相關科系的學生寫互動程式。光是要藝術系所的學生寫程式就很難了, 還要用英文教, 還是法式英文。大家可以想想看那樣的場景:台上兩個法國人講的口沫橫飛, 台下的同學一頭霧水, 每個人臉都皺的跟小籠包一樣。但是亞洲學生出了名的就是不敢發問, 所以我的工作就是一看到小籠包, 就請上課的老師暫停一下, 等同學們的疑難雜症都解決了之後再繼續上課。其實大家到學校念書的目的就是要求學問, 但是很多時候反倒是為了拿文憑, 怕被教授當而不敢提問。所以像這種沒有壓力的workshop, 我就鼓勵同學們盡情發問, 至少大家不會浪費時間似懂非懂的做研究。在此特別鼓勵大家要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求學問精神, 畢竟教學費的是學生啊。

不知不覺的, 又寫得很長了...

2010年4月14日 星期三

從編輯、設計到銷售的主題書店 Bookstorming

面對著聖馬丁運河出口處的Bookstorming書店。

Booksorming成立於1999年,公司最初經營的項目為網頁設計、影片製作、書籍的設計與製作等。2005年起,非常著重於出版物設計Booksorming開始獨立出版以建築、都市、設計與藝術議題為主的系列書系“_Archibooks“。光是2010年,就預計會有三十多本相關書籍發行上市。此外,Booksorming也有製作並販賣一些藝術家或設計師們有趣的創作產品或書籍。

面迎著下午的陽光,Bookstorming在紅色小屋La maison rouge的獨立書店是其於巴黎的唯一書店。除了巴黎之外,Bookstorming在法國北部最重要的當代視覺藝術中心Le Fresnoy,也有一間以錄像為題材的專門書店,其他在巴黎郊區或比利時也都有Bookstorming的蹤跡。喜歡去美術館看展覽的人,大多也喜歡逛逛美術館書店,因為在這些美術館附設的書店裡能找到許多相關主題的書籍。下次到La maison rouge看展覽,不防到Booksorming光線充足的書店翻翻書。


除了書籍之外,店裡還有許多藝術性高的創意小物。

2010年4月12日 星期一

從藝文活動看巴黎左岸的式微

巴黎左岸最著名的rue d'Ulm, 因為這條短短的小路上就有法國高師院、公學院、巴黎高等裝飾藝術學院等三所名校與居里夫人研究中心。路的盡頭是葬有大思想家伏爾泰、盧梭與法國文豪雨果、左拉、大仲馬等人的先賢祠。

很多人喜歡巴黎左岸的拉丁區, 因為它有著知識分子的藝文風氣。也有很多人喜歡聖傑曼德佩一帶, 因為那裡有許多精品店與全巴黎最便宜的藥妝店。如果我們拋開了這些, 河左岸還剩下些什麼?

首先, 河左岸的學術風氣來自於法國所有高等學府的地緣關係, 法國高師院、政治科學院、高等美院、索邦大學...等全在左岸。但若不是在這些機構工作、研究或進修, 根本不得其門而入, 一般人或許就是到聖米歇爾大道上的書店感受一下這裡所謂的“學術風氣“吧。而這些在高等學府工作或研究的人, 又有多少人能買得起房價在世界上屬一屬二的巴黎河左岸五、六、七區?我們可以在傍晚時擠的如沙丁魚罐頭的地鐵裡略知一二。

聖傑曼德佩一帶, 是許多觀光客喜歡居住的一帶, 因為它完全符合外國人理想中的巴黎:浸淫在藝術與學術之間, 又可以同時逛街買LV和CD的包包(這裡是法國名店的集中區域之一), 而且這裡阿拉伯人或黑人不多, “看起來“治安比較好。去除掉那些手裡拿著地圖、脖子上掛著相機的觀光客和晚上七點就打烊精品店, 左岸到底還剩下些什麼?左岸剩下它的美名與死氣沈沈的藝文活動與生活。

今天, 我在聖傑曼德佩一帶做“設計田野調查“。一個下午過後, 除了觀光客和剛下課的學生之外, 只聞到腐朽的氣味。離開了主要觀光大街, 就剩下身穿皮草、手拿名牌包的老婦人, 走在人行道上看著店內的櫥窗。沒錯, 這就是左岸的真實景象:老布爾喬亞式的古董傢具行、暴發戶品味的設計連鎖店、繡有蕾絲花邊喬琪姑娘式的童裝店...等, 沒有朝氣、沒有創意也沒有活力。

我們所懷念的六○年代沙特、波娃的左岸, 早已被生氣蓬勃的右岸活動所取代。隨著龐畢度藝術中心的創立與各種新形態的藝文論壇的產生, 咖啡館不再是知識分子聚會的場所。現在會取名叫“文學“的咖啡館, 無非就是放書讓人閱讀, 而不像過往是個文人聚會的場所。音樂表演的場地充其量也不過就是仿古懷舊供觀光客一圓六○年代爵士夢的高消費酒吧。藝術經營的轉變, 早自二十年前, 此區的藝廊就已被服裝精品店取而代之, 而老一輩義憤填膺的知識分子也成為現在路上風燭殘年的老人。

相較於左岸的式微, 右岸則顯得生氣蓬勃:龐畢度藝術中心終年大排長龍的年輕人、 各式講座與論壇、常有全球知名樂團表演導致大塞車的Elysée montmartre、舉辦攝影音樂節的Point Ephémère、前年開幕的104藝術中心...等。其中還有因應房價而定居於第十區、十八區與十九區的青年藝術家、設計師與創作者等, 讓右岸成為年輕人聚集的場所。

很抱歉在這裡把許多人對左岸的憧憬給破壞了, 我只是把巴黎的現況誠實地告訴大家。因為我自己就曾經抱著對五四運動的嚮往與對張愛玲小說的神往, 到北京與上海“尋舊“, 最後才發現只是自己的少女情懷, 一切早已面目全非。事實上, 不管你住不住在巴黎, 其實都可以輕鬆的認識巴黎, 只要你認識自己。

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

法國設計促進協會 Via

巴黎的「藝術棧道」是利用廢棄橋墩所建立起的室內空間,VIA就位於此區。

簡稱VIA的法國傢具設計促進協會(Valorisation de l'Innovation dans l'Ameublement)在法國工業部的贊助下於1979年成立。VIA的活動範疇顧名思義就是促進設計發展,其最著名的政績就是幫助設計師實現設計模型(prototype)並且幫助設計師尋找廠商生產與行銷通路,自1981年以來,VIA每年幫助一或十幾個原創性高、並對當代設計具有意義性的作品提供實質經費上的贊助,至今已有將近七十件作品在VIA的幫助下完成。在協助設計師的同時,VIA也資助設計系所的學生完成畢業作品,讓年青人有機會實現設計夢想。

在推廣法國設計上,VIA一年至少舉辦十場展覽,不管是大型的國際傢具展或VIA自身所擁有的展示空間,不遺餘力的將法國優良設計行銷至全球。VIA位於巴黎的展示空間,位於十二區著名的「藝術棧道」Viaduc des Arts。歷史上,這個高架鐵路於十九世紀中葉興建,是由巴黎市中心巴士底區通往巴黎西郊凡仙森林的鐵路高架橋。此路線在二十世紀由地鐵取代而廢棄,後由巴黎市政府規劃為藝術設計特區。VIA在此高架橋的結構下有三百米平方的展示空間,還有其辦公區域,每年在此舉行各種不同主題的設計展。


VIA贊助設計公司Faltazi所完成的永續環保廚房。

2010年4月9日 星期五

設計師的共同場所 Lieu Commun

Lieu Commun最新合作的設計師,是曾經與Colette、Comme des gaçons、YSL等知名品牌合作的平面設計師Geneviève Gauckler。

有著與巴黎厚重色調不同的明亮色彩與輕快調性的概念店Lieu Commun,是一個集合不同概念、領域設計師的場所。抱著這樣理想的Lieu Commun努力經營許多在國際上不甚知名卻有優秀作品的獨立設計師、品牌、書籍與音樂,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的優質作品也漸漸地在國際上展露頭角。

提出此一概念,也是Lieu Commun空間設計師的Matali Crasset女士本身就是一位法國知名的設計師。在這一個共同的場所裡,有設計造形牆上貼紙品牌Domestic、法國當代傢具品牌Moustache、來自祕魯的公平交易服裝品牌Misericordia與旗下擁有許多法國知名另類創作歌手、樂團與華人知名影星張曼玉的獨立音樂Blonde Music等,這些品牌的共同特色,就是有著永續經營的概念,讓設計更有意義的存在。許多有著與大品牌合作經驗的設計師,在這裡也可以看到他們完整的作品。

Matali Crasset所設計的空間由天空藍與生動簡潔的木雕構成。

創意牆壁貼紙品牌的“自戀“系列是由鏡面材質所做的各式造形貼紙。

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巴黎, 浪不浪漫?


有很多朋友寫信來說, 巴黎不打烊這個部落格太沒有人味了, 沒有他們想像中的巴黎生活。我問他們:什麼是巴黎生活呢?大家都和我說: 就是艾菲爾鐵塔, 咖啡廳, 法國麵包啊! 各位不知道是不是也是這麼想的, 巴黎的生活是美好的, 是浪漫的?說真的, 我一點都不覺得, 因為生活到哪裡都是生活(只能怪媒體總是要把巴黎朔造成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境)。其實有很多人, 都是來巴黎之後, 才開始學會生活的。為什麼呢?因為當你一個人離鄉背景到了異地之後, 才會發現原來生活中有那麼多的必需。比如說, 我到了法國之後才知道一個人居住的基本配備至少要有:床架、床墊、床套、床單、枕頭、枕頭套、棉被、被單、衣櫃、衣架、鍋碗瓢盆(還要加鍋蓋喔!不然煮個水都要很久)、油(還分好幾種)、醬油...等, 連個垃圾筒都得買。這些生活上的必需品, 就算把需求降到最低, 每個留學生回台灣前還是有好幾箱的行李。

所以, 很多人來這邊學習生活。為什麼呢?因為這裡沒有7-11, 一般商店七點打烊, 超市有到十點, 星期假日還不營業。如果臨時缺了什麼, 或許街口會有阿拉伯人開的小雜貨店, 但是價錢是平時的兩倍, 商品還常常過期發霉。此外, 一堆證件、居留、銀行...等, 樣樣都得自己來, 而且都要早早預約, 常常半天的時間就在銀行耗過了。還有很多人到了這裡成了廚藝高手, 因為想吃的家鄉味, 只有自己做的出來。我記得以前在台灣的時候, 家人常常笑我“慢“, 因為我做一頓飯要三個小時。來了這裡五年後, 我可以在十五分鐘內完成。這些生活流水帳, 看起來和台灣似乎也差不了多少, 大家應該也不會想知道吧?!還是有朋友想知道法國超市大全?比如說為什麼法國的雞胸肉吃起來不會澀澀的. 而且雞胸肉比雞腿貴?那麼歐巴桑*1就回答您:因為法國雞胸肉的切法和台灣不同, 他們的雞胸肉是縱切, 所以吃起來不會又乾又澀。但也是因為是縱切, 所以會浪費掉很多肉, 因此比較貴。類似這種問題, 我只好請讀者們私下來信詢問了。

其實台灣坊間有許多歌頌巴黎的書, 把巴黎形容的美輪美奐, 生活悠閒愜意。如果只是觀光短期居留, 的確是還不錯。不過如果抱著度假的心態, 我個人也覺得台北市生活機能方便, 夜生活精彩刺激。我曾經為了撥亂反正“巴黎浪漫“這個想法, 而寫過一本非常適合上廁所時閱讀的書“婊子日記“, 殷殷勸導大家不要把法國美化, 尤其是想來法國念書的青年學子。因為有太多的例子是:大家抱著夢想而來, 最後鎩羽而歸。最初抱著一個“到浪漫的“國家留學的心態, 然後終日無所事事血拼看電影看展覽, 混在自以為巴黎人的地方過著外國人的生活。這就是我不太寫巴黎生活的緣故, 免得大家以為巴黎人總是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但是既然有朋友抱怨了, 歐巴桑就決定寫一些“真實的“生活來滿足大家的需求。首先我們來看一段影片:



有沒有搞錯?就是一堆死小孩在公園玩啊!這有什麼巴黎生活的?話說我這個沒有什麼母愛的人當了媽之後, 才開始關注起法國親子教育起來。以上這段影片是前天帶我女兒去公園時拍的, 我們到的時候近中午, 所以公園已經沒什麼人了, 再早一點, 整個幼兒區可是人滿為患啊!在這個初春的星期天中午, 巴黎大概只有十三度, 家長們就破不急待的把小孩子帶出門。由此可見, 戶外活動對他們來說有多重要!走在巴黎的街頭, 如果大家稍微注意一點就會發現滿街都有娃娃車或揹著嬰兒逛街看展覽的父母。汽車駕駛人就算再怎麼兇狠, 看到嬰兒車也會讓行, 這就是讓父母們安心帶著孩子出門的原因之一。此外, 巴黎週末假日兒童活動之多, 可以從數據中略知一二:十歲以下的兒童週末劇場約有七、八十場, 舞蹈約有二、三十場, 馬戲團, 帶動唱六、七場, 其他還有嬰兒游泳...等。

特別聲名, 本人在此並不是要歌頌巴黎, 而是回應大家有關巴黎不打烊太過於艱澀之問題。要我說巴黎生活, 除了我的專業之外, 就是家庭生活, 其實和台灣生活沒什麼兩樣, 就是一般職業婦女的家庭生活。如果要做東西方文化與傳統生活上的比較, 又大可是另一本十萬字的“婊子日記二“。因此為了不浪費大家的時間, 還是多為大家介紹一些有關展覽、設計等藝文消息吧, 讓在巴黎的, 或即將要來巴黎的朋友們在一般旅遊書之外, 可以接受到更多有關藝術、展覽、建築或設計的訊息。


註一:本人三十歲得骨刺, 自此以歐巴桑自居。

2010年4月3日 星期六

丹麥現代傢具 Galerie Dansk

以丹麥五○至七○年傢具設計為主的Dansk藝廊。

位在瑪黑區的Dansk是一間以五○到七○年代丹麥設計為主的設計藝廊,為什麼以丹麥設計為主呢?因為藝廊的經營者是一對法國與丹麥籍的夫婦,他們定期會親自去斯勘地那維亞挑選物件,在哥本哈根還另有專人為Galerie Dansk物色新品。

北歐設計一直在設計史上占有相當的地位與影響力,上個世紀許多丹麥建築師的設計作品更成為現在設計收藏家的愛好。如Sigurd Resell在六○年代為酒吧做設計時所設計的沙發、Niels O. Moller設計的椅子、Poul Henningsen為燈具大廠Louis Poulsen設計的吊燈等。在Galerie Dansk,我們可以找到保存良好非複刻版的「珍」品。

丹麥的傢具在藝廊裡像居家溫暖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