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2日 星期一

從藝文活動看巴黎左岸的式微

巴黎左岸最著名的rue d'Ulm, 因為這條短短的小路上就有法國高師院、公學院、巴黎高等裝飾藝術學院等三所名校與居里夫人研究中心。路的盡頭是葬有大思想家伏爾泰、盧梭與法國文豪雨果、左拉、大仲馬等人的先賢祠。

很多人喜歡巴黎左岸的拉丁區, 因為它有著知識分子的藝文風氣。也有很多人喜歡聖傑曼德佩一帶, 因為那裡有許多精品店與全巴黎最便宜的藥妝店。如果我們拋開了這些, 河左岸還剩下些什麼?

首先, 河左岸的學術風氣來自於法國所有高等學府的地緣關係, 法國高師院、政治科學院、高等美院、索邦大學...等全在左岸。但若不是在這些機構工作、研究或進修, 根本不得其門而入, 一般人或許就是到聖米歇爾大道上的書店感受一下這裡所謂的“學術風氣“吧。而這些在高等學府工作或研究的人, 又有多少人能買得起房價在世界上屬一屬二的巴黎河左岸五、六、七區?我們可以在傍晚時擠的如沙丁魚罐頭的地鐵裡略知一二。

聖傑曼德佩一帶, 是許多觀光客喜歡居住的一帶, 因為它完全符合外國人理想中的巴黎:浸淫在藝術與學術之間, 又可以同時逛街買LV和CD的包包(這裡是法國名店的集中區域之一), 而且這裡阿拉伯人或黑人不多, “看起來“治安比較好。去除掉那些手裡拿著地圖、脖子上掛著相機的觀光客和晚上七點就打烊精品店, 左岸到底還剩下些什麼?左岸剩下它的美名與死氣沈沈的藝文活動與生活。

今天, 我在聖傑曼德佩一帶做“設計田野調查“。一個下午過後, 除了觀光客和剛下課的學生之外, 只聞到腐朽的氣味。離開了主要觀光大街, 就剩下身穿皮草、手拿名牌包的老婦人, 走在人行道上看著店內的櫥窗。沒錯, 這就是左岸的真實景象:老布爾喬亞式的古董傢具行、暴發戶品味的設計連鎖店、繡有蕾絲花邊喬琪姑娘式的童裝店...等, 沒有朝氣、沒有創意也沒有活力。

我們所懷念的六○年代沙特、波娃的左岸, 早已被生氣蓬勃的右岸活動所取代。隨著龐畢度藝術中心的創立與各種新形態的藝文論壇的產生, 咖啡館不再是知識分子聚會的場所。現在會取名叫“文學“的咖啡館, 無非就是放書讓人閱讀, 而不像過往是個文人聚會的場所。音樂表演的場地充其量也不過就是仿古懷舊供觀光客一圓六○年代爵士夢的高消費酒吧。藝術經營的轉變, 早自二十年前, 此區的藝廊就已被服裝精品店取而代之, 而老一輩義憤填膺的知識分子也成為現在路上風燭殘年的老人。

相較於左岸的式微, 右岸則顯得生氣蓬勃:龐畢度藝術中心終年大排長龍的年輕人、 各式講座與論壇、常有全球知名樂團表演導致大塞車的Elysée montmartre、舉辦攝影音樂節的Point Ephémère、前年開幕的104藝術中心...等。其中還有因應房價而定居於第十區、十八區與十九區的青年藝術家、設計師與創作者等, 讓右岸成為年輕人聚集的場所。

很抱歉在這裡把許多人對左岸的憧憬給破壞了, 我只是把巴黎的現況誠實地告訴大家。因為我自己就曾經抱著對五四運動的嚮往與對張愛玲小說的神往, 到北京與上海“尋舊“, 最後才發現只是自己的少女情懷, 一切早已面目全非。事實上, 不管你住不住在巴黎, 其實都可以輕鬆的認識巴黎, 只要你認識自己。

2 則留言:

  1. 閱讀你的文章心裡蠻興奮的!

    我看到太多台灣人不願睜開眼睛看清法國,只是盲目追隨過往虛幻....

    期待閱讀更多你的文章 @@

    回覆刪除
  2. 謝謝你的支持。大家的確都只活在自己幻想中的巴黎,因為一切有關巴黎的文章都在歌頌巴黎。所以有許多人來了這裡之後,發現不如他們所想的美好:地鐵的擁擠與惡臭、沒禮貌的服務生、語言程度差交不到法國朋友...等。

    我很慶幸當初沒有抱著這個幻想來法國念書,這要感謝我的朋友也是法文老師馬向陽。她在我出發前叮嚀我不要陷入這看似美好的陷阱,也千萬不要忘記自己求學的目的。

    如果你有在使用Facebook, 歡迎加入“巴黎不打烊“的Page,這樣就可以獲得巴黎的即時訊息。:)

    回覆刪除